第45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倘若不是……
  乾宁十五年那老道的谶言,始终在她心里挥之不去。或许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苏氏之子当立为储君,可扶风苏氏也并非只有苏裁锦一人。
  然而这念头总让她隐隐不安。珠帘绿幕的风影之间,隐隐约约是魏王注目的模样。他一再叮嘱,将次女托付给她,她却打起了对方的心思。
  哪怕只是种可能。
  成之染闭目叹息,从轻烟之中闻到了柑橘的清苦气息。她忽而睁开了眼,吩咐道:“前几日新到的银霜炭,再去给秣陵宫送些。”
  如今天冷了,那别业孤寂,只怕风凉。
  府吏领命而去,一刻也不敢耽搁,第二日便拉了整整一车到秣陵宫。
  驻守此地的曹方遂命人清点了收下,那府吏却不急着走,笑道:“长公主还有一物送给将军。”
  那礼物献上,竟是一匹明光锦。
  曹方遂被锦缎光泽闪了眼,不由得诧异:“这……”
  府吏道:“长公主记挂将军,将军莫要推辞。”
  兵士将明光锦接过,曹方遂端详一番,锦缎被日光一照,浮出暗银的宝相花纹。
  此物一匹可抵百户赋税,他在高祖身边多年,见到的次数屈指可数。
  曹方遂殷殷道谢,送走了府吏,禁不住摸了摸那锦缎,果然如冰丝一般温凉细腻。
  如此贵重的礼物,实在是受之有愧。
  “新炭既已到了,今日便换上。”他吩咐下去,忽而听得外间阵阵脚步声。
  兵士叩门道:“钟将军求见。”
  “哪个钟将军?”曹方遂皱起了眉头。
  来人是殿中将军钟彻,他是松滋县侯钟长统之子,平日里没什么往来。这让曹方遂有些意外。
  钟彻似乎笑了笑,将半截竹管置于案上。
  曹方遂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竹管上,不由得一愣。
  管口用蜡油封着,他拧开一看,里头是一个纸卷。纸卷展开有半个巴掌大,只写了两个字——“方山”。
  曹方遂惊得起身,他在高祖身边将近二十年,自然认得出成昭远的字迹。
  钟彻用手指比了个嘘声,道:“曹将军,请。”
  满室寂静中,曹方遂握紧了竹管,几乎要将它捏碎。粗粝的茬口扎进掌心,勉强让他找回了一丝神智。
  皇帝的命令,他拒绝不得。
  白日高悬,素晖灼灼,照得道旁枯草通透,如蝉翼一般。曹方遂策马来到方山脚下,马蹄声惊起石缝间栖息的寒鸦,扑棱棱从他头顶飞过。
  方山的长亭,他已经许多年不曾来过。倘若仔细回想时,浩荡烟尘里只余下乾宁八年的刀光剑影。
  彼时的高祖曾与李劝星在亭中把酒言欢,如今斯人俱已作古,是非难辨的过往,也随着新朝旧代风烟飘散,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
  亭中设榻置案,皇帝裹着狐裘斜倚凭几,狐白裘银光闪闪,鲜洁如霜雪,腰间却悬着赤玉,从榻侧垂下,血滴般刺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