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她来自1938 第3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老百姓饿得只能啃树皮吃树叶这个情节,她就写得特别详细,什么树皮/树叶可以吃,剥/摘下来之后如何处理......
  我特地拿这个去问过我太奶奶,她已经将近百岁高龄了,但脑子还很清楚,是真的啃过树皮吃过树叶的人。她告诉我,骄阳似火写的这些都是真的。她还告诉我,小说里出现的那些看似作者自编的地名,当年都是有的。
  我想,骄阳似火小时候肯定没少听家里的长辈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吧。极有可能,她家长辈也曾经是浴血奋战的先烈中的一员,家风渊源,所以才能养出这样三观端正的孩子。
  得知《赤月》要拍电视剧,我是抗拒的,我太害怕它一搬上荧屏就变成另一部神剧了。但听说投资者和编剧都是作者本人,我又觉得没有人会傻得自砸招牌,但总归还是担心。
  等待电视剧上映的日子里,我还试图把我儿子拉过来读原作,可惜我儿子是个学渣,说只要一看文字头就疼。偏偏《赤月》的故事太过于严肃,他更是兴趣缺缺。我又当睡前故事给他读,结果他秒睡,被催眠药都管用,简直气死为娘了。
  更气人的是,他四年级了,其中一篇课文是《黄继光》。他回来读给我听,竟然嬉皮笑脸的,好像很好笑一样。
  我气得想把他吊起来打。平静下来之后,我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其实不能怪孩子。
  他天真地问我,什么是火力点,什么是碉堡,黄继光为什么要用身体去堵,董存瑞为什么要用手托着炸药包......他不是不尊重先烈,也不是没有爱国之心,他是真的不懂。
  我把这件事告诉闺蜜,她于是试探了一下她女儿,结果发现跟我儿子一样什么都不懂。
  我相信,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段意,讲中心思想,讲修辞手法……最重要的东西却轻描淡写甚至直接略过。于是文字只是文字,没有温度,更没有力量。
  所以,我决定一定要带着他一起看《赤月》这部电视剧。当然,前提是它没有被拍成神剧。
  幸运的是,它没有让我失望。
  吃过晚饭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赤月》,成了我和儿子每天必做的功课。
  我喜欢听他生气骂人的样子,骂鬼子,骂特务,骂那些自欺欺人的国人;我也喜欢他流着眼泪告诉我,他再也不挑食,再也不要买外国佬的东西了,他们太坏了;更喜欢他情绪激昂地表决心,说他要努力读书考军校做特种兵,谁敢欺负我们就打谁......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但前提是,他得三观端正,他得心中有爱。
  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总被骂娇气、脆弱、空心?因为我们给了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却没给他们注入足够的爱和钢铁一般的灵魂!
  “肖长卿,这不会是你安排人写的吧?”不然的话,怎么写得这么合她的心意呢?
  肖长卿一头雾水地凑过来:“什么东西?”
  “这篇文章,是不是你让人写的?”她要是黑子,都要怀疑这是骄阳似火请水军写的。
  肖长卿没有回答,一目十行看完之后才摇头。“不是。确实写得不错。”
  “岂止是写得不错,简直是写得太好了好吗!真的不是你安排的?”
  “真的不是。”
  沈佳音于是又问了鹿鸣、易风、叶姝妍等人,结果都说不是。
  鹿鸣还表示:“没钱收也没人情欠,就想白嫖?想什么美事呢!”
  可事实上,他早就写了观后感发到网上,把《赤月》好一通夸了。
  呵,口是心非的男人。
  最后沈佳音翻了这位妈妈的微博,发现她确实是个三观很正也很爱国的人,日常发的内容都很正能量,应该是巧合。
  更巧的是,她儿子也是振兴武馆的学生,表现还很优秀。
  “要是你来写,肯定比她写得更好。”肖长卿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