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女配傍上年代文大佬 第10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江甜果猛地一巴掌把男人推了下去。
  “怎么了?”
  “孩子哭了。”
  她手忙脚乱地套了件宽松衣服。婴儿床离得有些远,再加上外面鞭炮声震耳欲聋,江甜果起初还疑心是自己听错了。可抱起来一看,果然是孩子哭了。
  于是刚刚还干柴烈火的小两口,现在伴着鞭炮声,尴尬地在屋里哄孩子。
  妈妈怀里是温热的,还有好闻的奶香味,小林怡被温柔地哄着,连可怕的鞭炮声也不怕了,嘴里含含糊糊叫了一声“妈妈”,就抓着江甜果黑长的头发,呼噜噜睡了过去。
  另一个在爸爸怀里当混世魔王的小江宁,也是被妈妈接过来哄了几下就睡着了,江甜果似乎也听到她吧唧嘴,叫了几声“妈妈”。
  江甜果开心了,满足了,带着胜利者的姿态美美入睡。
  今年算是好天气,一直到过年都没下雪,可在单元房里过冬的滋味依旧不好受。
  江甜果哆哆嗦嗦地上完厕所,赶紧钻进被子里,脚下踩着暖水袋,还像八爪鱼似的紧紧扒着身旁像火炉一样温暖的男人:“整个家属院不会就我一个人觉得冬天难熬吧……”
  这话可不是随口一说,江甜果和熟人聊天的时候说起过这个。一部分人表示这边的气候已经比在北方老家暖和多了;另一部分人也觉得冷,可条件有限,连夏天的电风扇都无法家家户户普及,更别提解决冬天寒冷这个大难题了,既然抱怨没用,谁还去抱怨呢?
  “我再去给你灌几个热水袋?”
  “没事,我现在好多了。”被子里的温度很高,要是屋子里也能这么暖和就好了。
  江甜果忍不住畅想:“要是单元楼能集中供暖,或者咱家能烧个火炕就好了。”
  话一出口,她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奢望。集中供暖,哪怕到了21世纪也是北方的“特权”;至于在单元楼里烧火炕,更是想都别想。
  挨冻的日子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么一想,感觉自己更命苦了。
  林寒松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把人搂得更紧了些。
  第二天,他去公社找到了烧木炭的老匠人,软磨硬泡了好半天,买了一筐木炭回来。
  木炭在屋里熊熊燃起,暖意瞬间弥漫开来。这下子,江甜果终于能把身上那件又厚又臃肿的外套脱下来,整个人都轻快多了。
  等到年初九,陈阿婆儿子回部队,她也回来上班了,自行车上驮着好几个大包裹,差点都放不下。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江甜果着实吃了一惊。
  “我儿子从新疆带回来的,我不常在家里,而且岁数大了,也吃不了多少,还不如带来,咱们大家一块儿吃。”
  “那我们也不能白要您东西呀……”江甜果刚刚粗略扫了一眼,就看到里头有不少肉干、坚果,还有奶粉,这么贵重的东西,哪能平白无故占便宜。
  她坚持要给钱,可陈阿婆说什么都不收。没办法,江甜果只能在心里默默记下,想着等逢年过节,把包的红包金额翻一翻,多给几次,也就能还这份人情了。
  陈阿婆回来,江甜果和林寒松就像看见了救星。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终于能分开带,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人带一个,可算是能轻松些了。
  自从孩子会说话起就一天一个样,长得飞快,小两口也从最开始的新手家长,变得驾轻就熟。日子不知不觉就又过了一年,1977年到了。
  这一年对华国来说意义深刻,落到千家万户里也是如此。
  最先传来的好消息来自首都,林寒松的父母被平反了。虽说当初被政治部调查之后,明面上这件事就没什么影响,但只有当事人知道,他被卡了一次又一次评模范、评先进还有提干。所以消息传来,江甜果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肩上的担子放下不少。
  紧随而来的第二个消息是,造反派得到了清算,赵继红的父亲被列为典型赫然在列。赵继红本人是从报纸上知道这条消息的,各大报纸用超大的版面,轰轰烈烈刊登了好几天。哪怕是家属院里的小孩,也在为反动派的倒台欢呼。
  赵继红沉默了一上午,随即不敢相信,在办公室里向上级打了介绍信,她要去首都,她要为父亲平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