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后知道董太师说的没错,人心永远都不齐。看上去多数人都支持董家,可总有人会另有选择。
  “端敏若是能留在京中那是最好不过的,一来可以用来辖制分野王,二来也不必担心她在分野王跟前说离间的话了。”皇后说,“我总觉得她心里更倾向楚王,这么多年她都恨董家。”
  “是啊,这恨一旦结下就很难再解开了。”董太师点头,“恰好她如今怀有身孕,哪怕是将孩子生了下来,那么小的婴儿也不宜长途跋涉。有两三年的功夫,咱们也该把事办成了。”
  之后又沉沉地叹了口气说:“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他的话不免让皇后心慌,连忙说:“父亲身体健壮,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唉,老健春寒呐!近来我频频梦见你的母亲。”董太师说,“这些年我总是想要归隐山林,不为别的,只为董家的锋芒不要太盛了。”
  盛极必衰的道理,董太师如何能不懂得?可是他既舍不得家族的权力富贵,又想着即便是激流勇退也未必能保得万全,如今成了骑虎难下之势,偏偏儿女们都不中用。
  “这不是母亲的忌日快到了吗?父亲梦见她也不奇怪。”皇后倒没往别的地方想,“年老的人总是多梦,又爱梦见过去的人和事。我记得当年祖母也是这样,每日都说自己活不长了,可还不是活到了九十多岁。”
  “像你祖母那样长寿多福的,世间能有几人呢?”董太师笑了。
  这时皇上跟前的太监过来,传皇上口谕:“陛下知道太师入宫了,叫奴才跟娘娘说,午膳一定要留太师在宫里用。等陛下批完前头的折子也就过来了。”
  皇后道:“知道了,这就叫膳房预备着。”
  等传话的太监离开后,董太师对皇后说:“今日午膳,娘娘命人把应杉也叫过来吧!对这孩子好些,陛下也能心安。皇上前朝事务繁多,后宫里的一切都要靠皇后娘娘来打理。”
  “父亲说的是我也正准备这样呢。”皇后说,“只是这些日子病着,也不好把那孩子叫来,唯恐过了病气给他。”
  “跟着他的那些下人待遇要比跟在皇后娘娘身边的这些宫人们还好,方能以此堵住悠悠之口啊。”董太师说,“人言可畏,不得不防。”
  做皇后必须得注重自己贤德的名声,就算之前的事皇后本不知情,也并未参与。
  可难免有人会觉得皇后偏私自家姐妹,都同情楚王一家。
  这种同情慢慢的就会变成人心所向,渐渐成势之后,可就难以收拾了。
  第288章 大公主
  惠妃娘娘宫里,斗方高几上供着一只双环翠玉瓶,里头插着一捧红白相间的海棠花,是皇后赏给惠妃的。
  惠妃早起去向皇后请安,瞧着皇后的案头摆着这盆花,自然要夸上几句。
  皇后便赏给了她。
  大公主今日进宫来,一来探皇后娘娘的病,二是见她的生母惠妃。
  此时天气和暖,大公主身上只穿了一件石榴红暗花的袄子,下配着莲子白绫裙。
  她五短身材,从背后看去也不过是个十四五的小姑娘,一张脸儿生的也很紧俏,细眉细眼,唇又小又薄。
  “你见过皇后娘娘了?她可跟你说了什么?”惠妃问女儿。
  “能说什么?还不是老样子。”大公主说,“也不过是教导我夫妇和顺,早些生个孩子。每次我进宫来都是这一番话,我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这是正经话,”惠妃听了说,“如今驸马也在京中了,可该赶着生个孩子了。我又何尝不想抱外孙呢?”
  大公主听了心中不乐,便也在脸上显了出来:“母妃,你以为我不想要孩子吗?说的好像是我想要就能有似的。”
  “怎么,那法子也不管用吗?”惠妃听了问道。
  “我都说了,那玩意儿能管什么用?要是写符能管事儿的话,都出家做道士去好了。”大公主丧气地说,“还怪麻烦的,又要斋戒,又要焚香,又要对月祷告。折腾来折腾去又有什么用?也不过是我一个人白折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