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3 / 3)
阁内的火炉挡不住无孔不入的寒意,她望着灯下盘旋的雪粒,恍惚想起去岁的冬日,她也曾这样,与洛长安一同坐在院子里看雪。
红线缠缠绕绕,将他们的手指牵缠在一起,他将她的手放在掌心里暖着,与她相依偎着,许久许久。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分别的时间,已经比从前还要久了。
清晨,推窗看去,天地白茫。
寒风吹得人更加清醒,扫雪声沙沙入耳,伴随着宫侍的窃窃议论声。
“听闻昨夜风雪,清台寺倒了一尊佛像。”
“佛像都是立在佛殿里的,怎么会一点儿风吹就倒了呢?况且清台寺立寺数十年,往年也不是没有这样大的风雪,怎么可能……”
“当真,听说佛像倾倒,半个佛殿都毁了,还压倒了殿旁的百年老槐。”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过自……咳……自皇上抱病以来,乱子可不少,如今又闹了这么一出……”
姜满听着几人言语,悄声合拢窗子。
昨日借着请脉悄声传给何仲良的印信,今日该已送出宫去了。
--
佛像倾倒自不是什么好征兆,尤其发生在洛璟筹备继位之时。
清台寺很快接到旨意,扶起佛像,并筹备典仪,迎候五皇子前来,祭拜祈福。
此番祭拜,典仪足备了半月之久,礼制远超一个皇子所能享,众说纷纭,京中人纷纷猜测,圣上对五皇子早有属意,已立诏传位于五皇子。
而宫内,皇上宿疾难医,缠绵病榻,宫中已叫司天监时时观测,亦请术士前来,为皇上驱邪消灾。
听到消息时,姜满正在西清园的小阁里画画。
水墨勾勒出花茎,细长一支,是她在清台寺的禅院曾见的。
她寻来笔纸本是打算练字,提起笔杆,墨沁在纸上,写到最后总逃不开安宁二字,索性推开不再练,改画些山水花草。
姜满画完最后一笔,百无聊赖地抚弄着发上金簪。
自那日去过寿安宫,虽不知太后其意,她还是按李姑姑所言,将太后赠与的金簪戴在了发间。
她望着纸上并不生动的花叶,将画卷搁在一边,浅瞥一眼旁侧棋盘上,纹丝未动的残局。
洛璟很聪明,很好地利用了佛像倒塌的机会提早告知众人传位一事,届时登临大宝便也顺理成章。
只不过……
洛璟此一去,倒是正中她的下怀。
正是新岁,斋戒焚香,誊抄经文,清台寺的典仪筹备充分,行进顺利,前往观礼的百姓对京中传言更确信几分。
不日后,术士受诏入宫,为皇上驱邪消灾。
按约定,姜满再次被侍卫带到别宫。
殿内,术士已备好符箓与桃木,殿内寂静,燃香幽幽,含混着低沉的念诵声。
符篆贴在殿门高处,殿内四周,其一捏在术士手中,待其舞过桃木剑,念诵过咒文,抬袖一掠,铜铃声无端而起,案侧香火无风自动,引至符篆上。 ↑返回顶部↑
红线缠缠绕绕,将他们的手指牵缠在一起,他将她的手放在掌心里暖着,与她相依偎着,许久许久。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分别的时间,已经比从前还要久了。
清晨,推窗看去,天地白茫。
寒风吹得人更加清醒,扫雪声沙沙入耳,伴随着宫侍的窃窃议论声。
“听闻昨夜风雪,清台寺倒了一尊佛像。”
“佛像都是立在佛殿里的,怎么会一点儿风吹就倒了呢?况且清台寺立寺数十年,往年也不是没有这样大的风雪,怎么可能……”
“当真,听说佛像倾倒,半个佛殿都毁了,还压倒了殿旁的百年老槐。”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过自……咳……自皇上抱病以来,乱子可不少,如今又闹了这么一出……”
姜满听着几人言语,悄声合拢窗子。
昨日借着请脉悄声传给何仲良的印信,今日该已送出宫去了。
--
佛像倾倒自不是什么好征兆,尤其发生在洛璟筹备继位之时。
清台寺很快接到旨意,扶起佛像,并筹备典仪,迎候五皇子前来,祭拜祈福。
此番祭拜,典仪足备了半月之久,礼制远超一个皇子所能享,众说纷纭,京中人纷纷猜测,圣上对五皇子早有属意,已立诏传位于五皇子。
而宫内,皇上宿疾难医,缠绵病榻,宫中已叫司天监时时观测,亦请术士前来,为皇上驱邪消灾。
听到消息时,姜满正在西清园的小阁里画画。
水墨勾勒出花茎,细长一支,是她在清台寺的禅院曾见的。
她寻来笔纸本是打算练字,提起笔杆,墨沁在纸上,写到最后总逃不开安宁二字,索性推开不再练,改画些山水花草。
姜满画完最后一笔,百无聊赖地抚弄着发上金簪。
自那日去过寿安宫,虽不知太后其意,她还是按李姑姑所言,将太后赠与的金簪戴在了发间。
她望着纸上并不生动的花叶,将画卷搁在一边,浅瞥一眼旁侧棋盘上,纹丝未动的残局。
洛璟很聪明,很好地利用了佛像倒塌的机会提早告知众人传位一事,届时登临大宝便也顺理成章。
只不过……
洛璟此一去,倒是正中她的下怀。
正是新岁,斋戒焚香,誊抄经文,清台寺的典仪筹备充分,行进顺利,前往观礼的百姓对京中传言更确信几分。
不日后,术士受诏入宫,为皇上驱邪消灾。
按约定,姜满再次被侍卫带到别宫。
殿内,术士已备好符箓与桃木,殿内寂静,燃香幽幽,含混着低沉的念诵声。
符篆贴在殿门高处,殿内四周,其一捏在术士手中,待其舞过桃木剑,念诵过咒文,抬袖一掠,铜铃声无端而起,案侧香火无风自动,引至符篆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