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凛道:“肯定会。”
  他说了很多遍,肯定会。至于太子会怎么出现,不知道。他坚守着虚无缥缈的信念,仿佛最后关头,会出现神迹。太子将在他们所有人面前从天而降,带着三十万大军摧枯拉朽般夺回胜利。失去这个信念,他将一败涂地。现在,太子真的来了。
  城中残军山呼海啸,皆高呼太子,声势压人。伪朝的士兵则纷纷不知所措。许思平心慌意乱,难道是太子联合荣南军,烧了粮草营,前来围攻他们。才如此声势浩大。太子竟敢亲自上前线解幽州之围!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第134章 转机柳章只需要做他背后的影子。……
  薛凛和阳州守军终于等到援军。太子领兵而来,亲临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要与阳州共存亡,稳住了军心。屈居下风的低迷士气瞬间暴涨。城墙上火把高举,士兵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辉。
  太子柳钟与守军遥遥相望。
  他看见他们褴褛衣裳和饥瘦面庞,道:“将士们,孤来迟了。”
  薛凛放声大笑,笑声如同破烂风箱被拉响,呕哑难听,“太子来得不迟,正好,助我们一臂之力,生擒这老匹夫,诛灭两万逆党。”
  许思平率军攻打幽州,号五万兵马,实则只有两万。薛凛看穿了他的虚实,并堂而皇之公之于众,是为振奋人心。攻受之势异也。薛凛拔下墙头被硝烟熏黑的战旗。他爬上高处,摇动旗帜。衣袍下枯瘦身躯似乎随时会在狂风中散架。
  然而他屹立不倒,狂吼道:“我们杀回长安去!”
  数月不见,记忆中的薛侍中竟然白了头发,潦倒至此。柳钟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化悲愤为力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手提长剑,剑指长安,手掌握着剑刃飚出鲜血,高声道:“孤在此立誓,誓破长安,肃清妖邪。”
  薛凛道:“臣等愿随殿下死战!”
  众将皆道:“臣等愿随殿下死战!”
  士兵陆陆续续响起了回应。
  柳钟眼含热泪,这是大梁国土,和他的臣民。当他以为自己被遗忘抛弃时,还有人在苦苦支撑。他闭目收回热泪,再次睁眼时已然坚定,看向敌军阵营中的许思平,开口道:“许卿何以辜负皇恩?”
  许思平不善言辞,跟薛凛对骂都灰头土脸,这会儿太子发问,他竟然语塞。他的官是先帝封的,如今听从秦愫的旨意。二臣贼子,为人不齿。许思平好歹是个读书人,他面上讪讪的,强撑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话太过可笑了,薛凛大笑起来。
  许思平脑子飞快运转,抢在薛凛发话前大声道:“楚王豢养魔物,祸乱长安,劫持太子。太子已经成了楚王的傀儡!你们倘或相信,才真是中了妖魔的奸计!”
  眼看情势不对,睁眼说瞎话。许思平这逆贼当真是厚颜无耻。
  柳钟斥道:“皇叔为镇守长安舍生忘死。要不是他,孤岂能活命。许思平,你投敌叛国,还敢在此颠倒黑白,你才是一等奸邪!”
  许思平被骂得面红耳赤,道:“人人亲眼目睹,楚王的女徒弟化身魔物,率领长安妖兽攻破驱魔司大阵,岂能有假?太子殿下一定是被蒙蔽了心智。”
  柳钟勃然大怒:“你住口!”
  说别人可以,唯独说柳章不行,这正好踩在他的逆鳞上。
  柳章倒是心平气和,道:“不必与他做口舌之争。”
  长安之事,黑白是非,每张嘴都有每张嘴的说法。公道自在人心,哪里是几句话能争辩清楚的。柳钟权且压下怒意,道:“许思平,你仍称孤为太子。孤岂不知,天下还有一臣侍二君的道理?”
  许思平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在女陛下的旨意中,太子已然是个前朝余孽了。
  柳钟道:“你做了大梁十几年的官,资质平平,却做到了五品知州。朝廷从未亏待过你,你却恩将仇报。百姓视你为父母官,你却率兵前往攻打幽州。甘愿沦为逆党的走狗,行不忠不义之举,罪该万死。”
  太子一句句审判他,诛心剔骨,宛如凌迟。
  许思平破罐子破摔,道:“太子殿下同我谈忠义,未免迟了些。”
  柳钟接着道:“你固然无耻,尚存几分仁孝。秦愫抓了你妻儿老小,你不得已屈从,是为亲人的缘故。孤倒要看看,你今日是不是也要丢掉仁孝二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