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3)
江落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像是被剥皮后的幼兽。喉咙里发出恐惧的抽泣和呜咽声,仿佛被全世界抛弃。她好冷。浑身都痛,冷得打寒颤。空气藏着一万根针,呼吸也是痛的。她从没有这么痛过,痛得喉咙发毛,想要呕吐。
雪千山说变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法控制痛觉。
原来是真的……
第131章 人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风大,黑旗迎风招展。
阳州太守谢秋泓登上城头,眺望远方山林。幕僚王思作陪。
他们二人的官袍唰唰抖动。
城内巡防严密,城外设禁对往来人口严加盘查。一个卖菜老农拉着板车进城,翻了车,瓜果滚落一地。众人帮忙收拾干净。检查无异,放行。军民和谐,井然有序,俨然一座安宁太平的边陲小城。然而谢秋泓六七年刚到任此处时,尚且是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
幕僚王思摇着羽扇,感慨道:“若非大人苦心经营,阳州焉能有此日。”
谢秋泓道:“六年了。”
王思道:“快七年了。”
谢秋泓吃了一嘴羽毛,将王思的破扇子往外掰,道:“这么大的风,别摇你那破扇子了。”
王思却要维持高人风范,“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乃是我辈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典范。”
谢秋泓是靠军功升上来的,读书不多。但诸葛先生他肯定知道,他对王思装模作样十分不屑,道:“要学在心里学。”
王思仿佛他肚子里的蛔虫,道:“大人是想说,但行忠义良臣事,人人皆为孔明。”
谢秋泓捋着胡子,点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王思又问:“那大人是孔明吗?”
此言意味深长,谢秋泓默不作声,手按在城墙一块土砖上。行伍出身,他手指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粗茧。穿着太守的官袍,也像个扛大刀耍花枪的武夫。他左眼蒙着黑色眼罩,那是当年在荣南军打仗的时候瞎的。他以为自己会打一辈子仗。
他答应过一个人,会为大梁守住南大门。
纵使千万妖魔兵临城下,也休想突破阳州,进入大梁。除非跨过他和五万荣南军的尸骨,把阳州夷为平地。谢秋泓今年三十多了,他身体不错,自认为还能再守四十年。但他没等到妖魔再次入侵,大梁反倒垮了。
谢秋泓重重叹气,仿佛脊梁骨都弯了,“我算什么忠臣,陛下驾崩,隔了两个月我才知道。”
长安暴乱,阳州相隔千里,加上下了数月的暴雨。山中道路垮塌。阻绝音信。等长安的消息传到阳州时,黄花菜都凉了。别说北上勤王,他们连奔丧都赶不上。第二波消息传来,已经是改朝换代秦愫称帝。在此之前,谢秋泓连秦愫是谁都不知道。
一切就是这么突然。
“新朝国号称卫,女帝陛下号建元帝。满朝文武半数倒戈半数暴毙,封赏的诏书已经到了阳州。”王思收起扇子,啧了一声,“那位女陛下看重大人,给了个南王的爵位,大梁可从未有过异姓王。咱们阳州在朝廷素来不受待见。女陛下竟开了如此之高的价码,令人称奇。”
谢秋泓听了心下不快,驳斥道:“篡国妖女,算什么陛下。”
王思风轻云淡道:“这么说来,大人不愿投诚,依旧忠于大梁。”
人活一个忠字,丢了忠义,岂不连畜生都不如。
谢秋泓做的是大梁的正经官。
从没想过背主投荣,可事到临头,内中纠葛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女陛下雷霆手段,党同伐异。把控着长安,大肆笼络外地势力,投诚者加官进爵,反抗者派兵镇压。有谣言称,秦愫乃是妖邪所化,人人得而诛之。 ↑返回顶部↑
雪千山说变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法控制痛觉。
原来是真的……
第131章 人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风大,黑旗迎风招展。
阳州太守谢秋泓登上城头,眺望远方山林。幕僚王思作陪。
他们二人的官袍唰唰抖动。
城内巡防严密,城外设禁对往来人口严加盘查。一个卖菜老农拉着板车进城,翻了车,瓜果滚落一地。众人帮忙收拾干净。检查无异,放行。军民和谐,井然有序,俨然一座安宁太平的边陲小城。然而谢秋泓六七年刚到任此处时,尚且是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
幕僚王思摇着羽扇,感慨道:“若非大人苦心经营,阳州焉能有此日。”
谢秋泓道:“六年了。”
王思道:“快七年了。”
谢秋泓吃了一嘴羽毛,将王思的破扇子往外掰,道:“这么大的风,别摇你那破扇子了。”
王思却要维持高人风范,“诸葛先生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乃是我辈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典范。”
谢秋泓是靠军功升上来的,读书不多。但诸葛先生他肯定知道,他对王思装模作样十分不屑,道:“要学在心里学。”
王思仿佛他肚子里的蛔虫,道:“大人是想说,但行忠义良臣事,人人皆为孔明。”
谢秋泓捋着胡子,点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王思又问:“那大人是孔明吗?”
此言意味深长,谢秋泓默不作声,手按在城墙一块土砖上。行伍出身,他手指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粗茧。穿着太守的官袍,也像个扛大刀耍花枪的武夫。他左眼蒙着黑色眼罩,那是当年在荣南军打仗的时候瞎的。他以为自己会打一辈子仗。
他答应过一个人,会为大梁守住南大门。
纵使千万妖魔兵临城下,也休想突破阳州,进入大梁。除非跨过他和五万荣南军的尸骨,把阳州夷为平地。谢秋泓今年三十多了,他身体不错,自认为还能再守四十年。但他没等到妖魔再次入侵,大梁反倒垮了。
谢秋泓重重叹气,仿佛脊梁骨都弯了,“我算什么忠臣,陛下驾崩,隔了两个月我才知道。”
长安暴乱,阳州相隔千里,加上下了数月的暴雨。山中道路垮塌。阻绝音信。等长安的消息传到阳州时,黄花菜都凉了。别说北上勤王,他们连奔丧都赶不上。第二波消息传来,已经是改朝换代秦愫称帝。在此之前,谢秋泓连秦愫是谁都不知道。
一切就是这么突然。
“新朝国号称卫,女帝陛下号建元帝。满朝文武半数倒戈半数暴毙,封赏的诏书已经到了阳州。”王思收起扇子,啧了一声,“那位女陛下看重大人,给了个南王的爵位,大梁可从未有过异姓王。咱们阳州在朝廷素来不受待见。女陛下竟开了如此之高的价码,令人称奇。”
谢秋泓听了心下不快,驳斥道:“篡国妖女,算什么陛下。”
王思风轻云淡道:“这么说来,大人不愿投诚,依旧忠于大梁。”
人活一个忠字,丢了忠义,岂不连畜生都不如。
谢秋泓做的是大梁的正经官。
从没想过背主投荣,可事到临头,内中纠葛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女陛下雷霆手段,党同伐异。把控着长安,大肆笼络外地势力,投诚者加官进爵,反抗者派兵镇压。有谣言称,秦愫乃是妖邪所化,人人得而诛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