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3)
“你做梦!”冯氏激愤起来,“你算是什么东……”一些自恃出身高贵的人,总是会无条件无理由地鄙弃憎恨出身不如自己的人,她恰好就是其中一员。
只是,她的话没说完,一名锦衣卫便飞掠到她近前,扣住她下颚,然后,她感觉到颈间一凉。
“啊……”周氏的眼睛瞪得更大,被冯氏的遭遇惊吓得几乎崩溃:瞬息之间,冯氏颈部多了一条红线,再过了瞬息的时间,才知那红线是被划出的血口,那血口喷溅出了味道腥甜的血液……
但是,周氏从头到尾都不知道,那名锦衣卫是如何出手的。
冯氏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也吓懵了。但她经历的这一遭并不致死,只是给她放点儿血,给个警告罢了。
“再敢口出不敬,割掉的就是你的舌头。”锦衣卫的语气森寒彻骨。
冯氏捂住血流不止的伤口,哆嗦得身形要蜷缩成一团。
“想骂我是什么东西?”君若仍是负手而立,睨着两女子,笑容悠然而璀璨,“你们很快就会知道。”
第129章 来生还到我身边
内阁。
五位阁老齐齐瞅着顾月霖犯愁。
原因无他,对于冯安槐和刑部尚书的处置,顾月霖坚持菜市口砍头示众。
次辅是傅阁老,他干咳一声,硬着头皮道:“朝廷大员,一般就算是犯了通敌叛国的大罪,也只是流放、贬谪、自尽,砍头示众……从开国到如今,高官也没这种死法,史书中也难找前例。”
顾月霖语气凉凉的:“史书中有对官员用宫刑的先例,要不然,让那两个老匹夫试试?”
“……”傅阁老又是头疼又想笑。
“那什么,眼下皇上初登大宝,杀官员怕是不大好。”元阁老小心翼翼地提醒。
“明年才改年号,无妨。或者,关他们三二年再行刑。”
元阁老也没词儿了。
这首辅一旦拧起来、狠起来,真是谁拿他都没辙。
顾月霖说着话,手里一刻都没闲着,这会儿将一摞卷宗、口供送到次辅面前,“大理寺已经核实。诸位看看,数罪并罚的话,凑不凑得上砍头。”
末一句,惹得其他几个人实在撑不住,笑了。
最终,傅阁老决定和首辅保持一致,“罢了,就按首辅的意思办,冯安槐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就不提了,只刑部尚书对命官动刑,影响实在恶劣得过了分。若不严惩,日后为官者,岂不是要时时担心重蹈他人覆辙?”
“对对对。”旁人齐声附和。
要是内阁态度不一致,顾月霖也无所谓,自己上折子就是了,态度一致自然是最好,写完折子后,内阁一起署名上奏,分量更重。
新帝对此事毫不犹豫,当日看到折子,当日准奏,还主动唤顾月霖到面前,与他商量如何处置刑部两个侍郎,“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要听命于尚书,但事发后不曾上奏,到这两日见势不好,才又是上折子请罪又是求见,做派实在没法儿要。朕想着,每人赏一通板子,革去官职,你说呢?”
“皇上圣明。”顾月霖打官腔。
新帝笑着摇了摇头,“天气怪热的,坐下凉快会儿,等下太傅就来了,一起吃些水果,聊聊天儿。”
“……多谢皇上体恤。”顾月霖是觉得,今上怎么颇有他爹那股子私下里没溜儿的劲儿呢?
新帝知道当官是怎么回事,毕竟掌管过宗人府么,还做得像模像样的,但当皇上要经手的一些折子、公文如何批示,哪些折子适合留中不发,他就是现学现卖了。
倒也拉得下脸,态度诚恳地向顾月霖求教。毕竟,首辅帮皇帝处理公文奏折是公务之一,对这些再熟稔不过。 ↑返回顶部↑
只是,她的话没说完,一名锦衣卫便飞掠到她近前,扣住她下颚,然后,她感觉到颈间一凉。
“啊……”周氏的眼睛瞪得更大,被冯氏的遭遇惊吓得几乎崩溃:瞬息之间,冯氏颈部多了一条红线,再过了瞬息的时间,才知那红线是被划出的血口,那血口喷溅出了味道腥甜的血液……
但是,周氏从头到尾都不知道,那名锦衣卫是如何出手的。
冯氏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也吓懵了。但她经历的这一遭并不致死,只是给她放点儿血,给个警告罢了。
“再敢口出不敬,割掉的就是你的舌头。”锦衣卫的语气森寒彻骨。
冯氏捂住血流不止的伤口,哆嗦得身形要蜷缩成一团。
“想骂我是什么东西?”君若仍是负手而立,睨着两女子,笑容悠然而璀璨,“你们很快就会知道。”
第129章 来生还到我身边
内阁。
五位阁老齐齐瞅着顾月霖犯愁。
原因无他,对于冯安槐和刑部尚书的处置,顾月霖坚持菜市口砍头示众。
次辅是傅阁老,他干咳一声,硬着头皮道:“朝廷大员,一般就算是犯了通敌叛国的大罪,也只是流放、贬谪、自尽,砍头示众……从开国到如今,高官也没这种死法,史书中也难找前例。”
顾月霖语气凉凉的:“史书中有对官员用宫刑的先例,要不然,让那两个老匹夫试试?”
“……”傅阁老又是头疼又想笑。
“那什么,眼下皇上初登大宝,杀官员怕是不大好。”元阁老小心翼翼地提醒。
“明年才改年号,无妨。或者,关他们三二年再行刑。”
元阁老也没词儿了。
这首辅一旦拧起来、狠起来,真是谁拿他都没辙。
顾月霖说着话,手里一刻都没闲着,这会儿将一摞卷宗、口供送到次辅面前,“大理寺已经核实。诸位看看,数罪并罚的话,凑不凑得上砍头。”
末一句,惹得其他几个人实在撑不住,笑了。
最终,傅阁老决定和首辅保持一致,“罢了,就按首辅的意思办,冯安槐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就不提了,只刑部尚书对命官动刑,影响实在恶劣得过了分。若不严惩,日后为官者,岂不是要时时担心重蹈他人覆辙?”
“对对对。”旁人齐声附和。
要是内阁态度不一致,顾月霖也无所谓,自己上折子就是了,态度一致自然是最好,写完折子后,内阁一起署名上奏,分量更重。
新帝对此事毫不犹豫,当日看到折子,当日准奏,还主动唤顾月霖到面前,与他商量如何处置刑部两个侍郎,“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要听命于尚书,但事发后不曾上奏,到这两日见势不好,才又是上折子请罪又是求见,做派实在没法儿要。朕想着,每人赏一通板子,革去官职,你说呢?”
“皇上圣明。”顾月霖打官腔。
新帝笑着摇了摇头,“天气怪热的,坐下凉快会儿,等下太傅就来了,一起吃些水果,聊聊天儿。”
“……多谢皇上体恤。”顾月霖是觉得,今上怎么颇有他爹那股子私下里没溜儿的劲儿呢?
新帝知道当官是怎么回事,毕竟掌管过宗人府么,还做得像模像样的,但当皇上要经手的一些折子、公文如何批示,哪些折子适合留中不发,他就是现学现卖了。
倒也拉得下脸,态度诚恳地向顾月霖求教。毕竟,首辅帮皇帝处理公文奏折是公务之一,对这些再熟稔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