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魏阁老一听那语气,就知道混蛋皇帝又心疼妹妹了,不疾不徐地接话:“长公主从来是那个脾性,不为此,当初如何能成为蒋昭那般惜取的人才?”
  “……是啊。但也托了那个妖孽的福,长宁跟他有师徒之谊后,朕这个做哥哥的,挺多时候都是说什么不是什么。”
  “……”魏阁老按了按眉心,“长公主行事,除了她母妃之事是因母女情分而起,何时不是为了皇上和先帝?”
  “每次唤你来,都是想让你给朕宽宽心,可你总是三两句就把朕说得想撞墙!”长宁生平中值得一提的每件事,除了先帝至为宠爱,就没有舒心的,皇帝一想起来就憋闷。
  “……”魏阁老又按了按眉心,认真犯愁:我都这么不识相了,干嘛不换一个陪您聊天儿的?打量我愿意坐这儿不成?只往返的工夫,就够我处理不少政务了。我是欠了您老人家几百辈子的孽债?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这些年了,皇帝一直是这个欠揍的德行,他又没胆子大逆不道得把想法变成现实,只好习惯喽。
  这会儿的皇帝摇了摇头,主动结束长宁的话题,聊起令他最为欣慰的事:“咱们的新科状元郎,确然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先前长宁给他表功的折子就不提了,你都看过,如今这小子的做派竟也与长宁一样身先士卒。再就是沈家的小子、李进之,其他事情不知,在这大是大非面前,与月霖的做派一致。”
  魏阁老想到了李福那句“喜忧参半”,“如此辛劳,铁打的人也受不住,恕臣多嘴,长公主与三个少年郎如今可还好?”
  皇帝皱眉,牙疼似的吸了口气,“长宁那身板儿,连续吹风淋雨就是勉强,还混帐地下水救人……何大夫的意思是,又得多调理几年。
  “月霖、进之、星予底子绝佳,却也耐不住连日的淋雨抢险,防不住的意外落下伤是不能避免的,就都躺倒过一半日。
  “何大夫自是尽了全力,朕也早就跟他说了,不要给任何人下猛药图一时的看似痊愈……但是,年岁轻轻的就被这么折腾着,心里终归是不落忍。”
  魏阁老点头以示完全理解。
  真的理解,混蛋皇帝的位置虽然最孤高,惜才爱才的心跟他是一样的,眼下不论长公主还是三名少年郎,都是他们共同青睐有加的人,听得他们的情况那样糟糕,怎么能不悬心。
  皇帝意识到这也是个糟糕的话题——他的首辅不肯多说的话题,就又说起连带的可谈的事儿:“这一次,还多了一批身份神秘的人,长宁不肯与朕说,朕所知的,不过是那些人全都是江湖绝顶高手。
  “他们全都带了最得力的亲信、手下,协助官兵减免百姓伤亡,属实帮了大忙。”
  那还能是谁呢?魏阁老的脑筋,对于女人、内宅是一塌糊涂,对于其他的事一向嗅觉灵敏之至。
  有些事就算他问起,长公主也不肯说,却不妨碍他凭借直觉想见到原委。
  带头的一定是月霖的生父,也就是一夕之间把清河郡主府踏平的人。
  ——谁能恨清河郡主到那地步,谁又能确保可以全身而退,综合种种得到的信息,不难推测出来。
  其实……皇帝大概也早就知道了,只是,庙堂高,江湖远,皇帝肯对江湖中人花的心思,从来只取决于他的政务忙不忙,眼下懒得去查,跑这儿套他的话了。
  魏阁老起身行礼:“皇上历年来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天下皆知。到此危难时刻,江湖义士出手相助,不是最正常的情形么?”
  “这高帽子给朕戴的……朕思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把你驳回去,总不能说不曾励精图治勤于政务……罢了,你这混帐德行也不是一两年了,滚回来,继续下棋。”
  “是。”
  君臣两个就这样,时不时地用不着调来化解心焦,熬过了一日又一日。
  此次灾情,比起曾经历的雪灾,伤亡损失本就要低很多,何况朝廷与百姓齐心协力地做了应灾的准备。
  陆续降雨时间长达月余,报上来的百姓伤亡情况是二百左右,而在泄洪引流期间伤亡的将士,累积人数却达将近五百,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下水救人,还要面对洪水猛兽,最凶险的时候,甚至要在水中建起人墙,以血肉之躯与洪流抗衡。
  每每收到这种奏报,皇帝都会沉默很长时间。
  消息最灵通的君大小姐,揪心的时刻比九成宫阙中的帝王更多。
  她能做的,是持续通过自己手中的商业小帝国调配粮食物资,重中之重是药材。
  得知程叔父赶到了月霖哥哥身边时,君若细细回想这对父子的生平,险些落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