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3)
皇帝跟自己的母亲置气多年,总不能在人走后还不留情面,便照办了,但也是从那之后,再也懒得踏入后宫。
这位皇后恰如皇帝所说的那样,转着圈儿地给内外命妇添堵,人家不爱听什么她偏要说什么,单说沈夫人,就被皇后气得跑去皇帝那里告过好几次状。
寻常想来,这也不算什么,最不济就是满朝文武和家眷都知道,当今皇后是个糊涂到家的,但也没干政的本事,当摆设就算了。
偏偏她自己作死,这次要给公主和新科状元牵线搭桥。
什么事情落到皇室,都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而此事往深处想,就是这皇后真的什么都不懂,白在宫里过了这么多年。最起码,她连枕边人的爱才惜才之心都参不透。
皇帝怎么会不把皇后视为自己身上的污点?怎么会不干脆利落地抖落掉?
再说了,皇后什么时候做月老不成,怎么偏就选了这个时机?长公主正在外马不停蹄呕心沥血地忙碌,皇帝有多欣慰骄傲,就有多心疼,现在皇后来给他添堵,他能忍才是大白日见了鬼。
至于安阳公主,回到自己的宫室,皇帝赏的三百两银子不接,皇帝的旨意也不接,就不言不语神色麻木地杵在窗前,浑似老僧入定。
李福陪着刘洪过去看了看,并不当回事,小声道:“到了这份儿上,也只有装傻充愣给自己台阶下了。先前太瞧得起自个儿了,觉*着皇上怎么也会让她嫁给如意郎君,结果皇上不惯这毛病,只好出这种蠢招赖在宫里。”
刘洪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看破不说破,总也记不住。”
第103章 长公主借调人手
身为安阳公主的生母,贤妃真是恨死了皇后,闻讯后,一面吩咐心腹给娘家报信,一面赶到御书房求见。
皇帝召见,贤妃进殿后,先行请罪:“安阳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臣妾前几日便已知情,再三劝说,怎奈她不听。也不知买通了何人,凭臣妾如何到各处递话,她也总能出宫去胡闹。
“今日午后,原本臣妾要将安阳禁足,正说着,皇后娘娘过去了,出面讲情,臣妾不敢违拗,只好眼瞧着皇后娘娘带安阳离开。
“至于她们前来皇上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臣妾真的没料到。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请皇上降罪。”
贤妃的母族是清流世家。皇帝就算不相信她,也相信她背后的家族,因而只是道:“既然无辜,便无罪。”
“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贤妃狠一狠心肠,恳求道,“皇上能不能网开一面,发落安阳到护国寺落发修行?若将她逐出皇室,臣妾娘家也绝不敢相助分毫,她又不是明白事理的做派,闹出笑话来,折损的仍是皇家体面。这说到底,虽然逐出去了,也终究是在皇室长大,外面的人不会忘记。”
皇帝沉吟道:“道理是没错,可这是她自己选的路。”
贤妃将态度放得更谦卑也更柔和,“在方外之地,不也不在皇室?”
“……容朕想想。”
皇帝生平最厌憎的事情,便是有人为了姻缘之事胁迫他,而他的女儿,竟然想用与生俱来的身份强人所难,实在是让他膈应到了骨子里。
关键惦记别人也还有情可原,偏生惦记上了顾月霖,除了见色起意,枉顾皇室与顾月霖的得失,还能证明什么?
随后,贤妃年迈的双亲、兄嫂赶到宫里;贤妃在后宫人缘不错,有头有脸的嫔妃也联袂过来求情。
皇帝拿了一阵架子,便勉为其难地给了众人情面,改命即刻送安阳到护国寺带发修行。
他没说期限,为的是以观后效。
安阳公主离宫前,要当面谢恩。
皇帝没见。
至于废后之事,皇帝压根儿不允许任何人有二话。翌日,命废皇后迁居西山一所行宫居住,后宫诸事,着位分最高的三位嫔妃合力打理。
此事,官员命妇其实早就看出了苗头,不拍手称快已算厚道,而安阳之事的原由,内外命妇免不得探究一番。
没过几日,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 ↑返回顶部↑
这位皇后恰如皇帝所说的那样,转着圈儿地给内外命妇添堵,人家不爱听什么她偏要说什么,单说沈夫人,就被皇后气得跑去皇帝那里告过好几次状。
寻常想来,这也不算什么,最不济就是满朝文武和家眷都知道,当今皇后是个糊涂到家的,但也没干政的本事,当摆设就算了。
偏偏她自己作死,这次要给公主和新科状元牵线搭桥。
什么事情落到皇室,都不能只看事情的表象,而此事往深处想,就是这皇后真的什么都不懂,白在宫里过了这么多年。最起码,她连枕边人的爱才惜才之心都参不透。
皇帝怎么会不把皇后视为自己身上的污点?怎么会不干脆利落地抖落掉?
再说了,皇后什么时候做月老不成,怎么偏就选了这个时机?长公主正在外马不停蹄呕心沥血地忙碌,皇帝有多欣慰骄傲,就有多心疼,现在皇后来给他添堵,他能忍才是大白日见了鬼。
至于安阳公主,回到自己的宫室,皇帝赏的三百两银子不接,皇帝的旨意也不接,就不言不语神色麻木地杵在窗前,浑似老僧入定。
李福陪着刘洪过去看了看,并不当回事,小声道:“到了这份儿上,也只有装傻充愣给自己台阶下了。先前太瞧得起自个儿了,觉*着皇上怎么也会让她嫁给如意郎君,结果皇上不惯这毛病,只好出这种蠢招赖在宫里。”
刘洪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看破不说破,总也记不住。”
第103章 长公主借调人手
身为安阳公主的生母,贤妃真是恨死了皇后,闻讯后,一面吩咐心腹给娘家报信,一面赶到御书房求见。
皇帝召见,贤妃进殿后,先行请罪:“安阳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臣妾前几日便已知情,再三劝说,怎奈她不听。也不知买通了何人,凭臣妾如何到各处递话,她也总能出宫去胡闹。
“今日午后,原本臣妾要将安阳禁足,正说着,皇后娘娘过去了,出面讲情,臣妾不敢违拗,只好眼瞧着皇后娘娘带安阳离开。
“至于她们前来皇上面前说些有的没的,臣妾真的没料到。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请皇上降罪。”
贤妃的母族是清流世家。皇帝就算不相信她,也相信她背后的家族,因而只是道:“既然无辜,便无罪。”
“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贤妃狠一狠心肠,恳求道,“皇上能不能网开一面,发落安阳到护国寺落发修行?若将她逐出皇室,臣妾娘家也绝不敢相助分毫,她又不是明白事理的做派,闹出笑话来,折损的仍是皇家体面。这说到底,虽然逐出去了,也终究是在皇室长大,外面的人不会忘记。”
皇帝沉吟道:“道理是没错,可这是她自己选的路。”
贤妃将态度放得更谦卑也更柔和,“在方外之地,不也不在皇室?”
“……容朕想想。”
皇帝生平最厌憎的事情,便是有人为了姻缘之事胁迫他,而他的女儿,竟然想用与生俱来的身份强人所难,实在是让他膈应到了骨子里。
关键惦记别人也还有情可原,偏生惦记上了顾月霖,除了见色起意,枉顾皇室与顾月霖的得失,还能证明什么?
随后,贤妃年迈的双亲、兄嫂赶到宫里;贤妃在后宫人缘不错,有头有脸的嫔妃也联袂过来求情。
皇帝拿了一阵架子,便勉为其难地给了众人情面,改命即刻送安阳到护国寺带发修行。
他没说期限,为的是以观后效。
安阳公主离宫前,要当面谢恩。
皇帝没见。
至于废后之事,皇帝压根儿不允许任何人有二话。翌日,命废皇后迁居西山一所行宫居住,后宫诸事,着位分最高的三位嫔妃合力打理。
此事,官员命妇其实早就看出了苗头,不拍手称快已算厚道,而安阳之事的原由,内外命妇免不得探究一番。
没过几日,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