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人寻思半晌,转到别处窃窃私语了好一阵,终于达成一致,转回来表示同意。
  到了这地步,便不是三老爷想不想走的事儿了。
  翌日,族人齐聚祠堂,二老爷当众宣布决定,无人反对。
  接下来,二老爷和几个老爷子、被小厮钳制着的三老爷到了顺天府。
  顺天府尹见到二老爷,第一句话是:“又来了?”
  二老爷汗颜。
  顺天府尹问明原委,瞥过三老爷,“你是照族里的意思行事,还是我为你们家的事情升堂做个论断?恰好本官今日得闲,听说魏阁老这一阵也清闲,说不定能请他过来旁听。”
  三老爷可没胆子见魏阁老,当下如丧考妣,默默地接受了被除族的事实。
  三房搬离顾府当日,早已病故的梁王终于被皇帝记起来,这才得以筹备丧事。
  与此同时,皇帝连传两道旨意:梁王世子成为梁王,他的儿子成为世子。
  至于老王爷丧事的规格,与去年的端王一样,皇室该做什么做什么,但与官场百姓无关,谁想吊唁只管去,不去也是该当的。
  长宁长公主少不得去了梁王府,以前的世子夫人、现今的梁王妃将她请到小花厅,“这边没什么事,我和王爷应付得来,殿下身子骨弱,别太伤心劳神才是。”
  “有什么好伤心的?”长宁淡然微笑,“我要是早知道皇叔独独对清河的事一根儿筋,早些年就该让他瞧见清河的真面目。可惜,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却苦了你们。”
  “殿下可千万别这样说。”梁王妃忙道,“这些年要不是你凡事照拂,王爷、世子的差事怎么会越来越体面?我*在这王府过得挺舒心的,又不是见天儿地被小姑子找茬。我公公大抵正是因着你的缘故,凡事心里有底,才钻了牛角尖,再加上年岁大了,便是小孩子脾性了。”
  “我和你们一家子,把皇叔惯坏了。”长宁一笑置之,又叮嘱道,“丧葬诸事你不需劳神,礼部怎么说你便怎么做,别累着自己。”
  梁王妃目露感激,“我晓得。”
  叙谈一阵,长宁道辞去了宫里。
  皇帝下了早朝,得知妹妹过来,忙命人请到御书房。
  长宁见他脸色不大好,笑问:“又跟朝臣上火了?”
  皇帝没好气,“户部那些人,一个个做事拖拖拉拉的,却又装得比我还要忙三分。朝廷攒了这么多年的家底,好像一两次灾情就能全花空似的,别的官员还没吭声,他们就想哭穷了,委实混帐!”
  长宁从刘洪手里接过热茶,亲手奉给皇帝,“有雷厉风行的首辅,皇兄又是何苦来的。”
  “运桥确实出色,可他也只有一个人,哪里能诸事兼顾。”皇帝蹙眉,“次辅那个老东西,晾了他一年了,还不主动上请辞的折子。选拔个得力的新次辅,我和首辅不也能轻松些?”
  “纪阁老一向贪恋权势,皇兄难道看不出?”
  “无妨,他干过的好事儿已经查得差不多了。”说到这儿,皇帝又有些窝火,“锦衣卫指挥使办差的能力,还不如李进之那小子。李进之任职前,我便吩咐他去办,结果李进之现在都查清十来个案子了,他连一件事都没忙活完。”
  长宁莞尔,“锦衣卫又不同于别的官署,大可以能者多劳,再有要紧的事,你直接吩咐进之就是了。到何时,人的资质也分三六九等,譬如乡试夺魁的解元郎,你不是说他的文采见地胜过旁人太多?”
  “也是。总而言之是人才少,人不够用。”皇帝心里已经舒坦了不少,“但愿明年春闱,能多选些青年才俊。”说着斜妹妹一眼,“反正如今你是只管说些宽慰人的话,也不管我焦头烂额。”
  长宁理直气壮地耍赖,“怎么,我的病刚好一些,你就想把我累死?”
  “闭上你那乌鸦嘴!”皇帝作势要用折子砸她,却忽地想起一事,“大长公主正往京城赶呢。”指的是他的姑姑,与老梁王情分最深的临安大长公主。
  “一来不定闹出多少幺蛾子。”长宁苦笑。
  皇帝素来知道,那个姑姑与长宁不对盘,忙安抚道:“没事儿,有我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