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4)
长宁仍如以往,独自在水榭,守着一局棋,手中一杯酒。
程放步履闲适地进门来,到她近前,拱手一礼,“见过殿下。”
长宁抬手请他落座,笑,“我这府邸于你而言,竟似无人之境。”
“殿下根本不曾防范而已。”程放道。
长宁给他斟了一杯酒,“看到那份口供的时候,我便猜着是你的手笔。怎样?我行事蒙对了没有?”
“正为此前来道谢,更要感激三年前,殿下的援助之恩。”
一个不再关心庙堂风云的护国公主,闲来盯着一个郡主,轻而易举。长宁探究到程放被禁锢在清河郡主府很容易,要救他走出藩篱,有难度,倒也能做成。
“罢了,”长宁轻叹,“我是为阿珂,想着她若知晓你的遭遇,定然看不下去。那时还以为,她一定在某个地方等你,一个与你相约的地方,却不想……”
程放默默喝酒。
“我或许有恩于你,但阿珂也是我的恩人。你知道,我在外游历期间,并不知晓江湖险恶,一次遇险,若无她出手,皇室的脸面会因我荡然无存。”
程放道:“隐约听她提过两句,说有幸曾与殿下朝夕相伴过一段时日。”
“有一个来月。结缘之后,我邀请她到名下的别院做客。她告诉我江湖中有哪些恶人,哪些歪门邪道,我告诉她皇室之中的是非,官场上的趣事。我从没见过那么美那么静好的人,那时真遗憾自己不是男子,不能将她拐回家。”
程放一笑,温暖与苍凉并存。
长宁凝他一眼,“日后,你行事别再无所顾忌,可以帮月霖,但决不能拖累他。”
“明白,一定尽力而为。”
“说起来,那孩子来过一次,我对他隐瞒的太多,你好歹帮我说两句好话。”本不需要的,但是想到月霖,长宁便有些不安。
程放道:“这种事,殿下真是找错了人,我在月霖面前,只有无地自容。但是,话我会带到。”
“也别一味自责,毕竟谁都不是蒋昭,看不到也算不出自己的时运。”长宁岔开话题,“这两日在忙什么?”
“收拾清河郡主,安排那三个孩子。”程放如实道,“瞧这势头,时疫到月底便过去了,到时见见月霖,再说。”
长宁看着眼前的男子,看到的是无尽的孤寂,生无可恋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没法子不担心,因而道:“见面时,该说的都与月霖说清楚。你性情不羁,如今不妨听亲生儿子的安排。”
程放唇角一牵,说好。
第80章 李进之将入仕
风轻云淡,平静如常的一日,顾月霖收到了程放派人送来的一个小小的箱子。
箱子打开来,里面有一个樟木匣子,一部手稿。
顾月霖先看手稿,发现字迹是大约两年前写就,写的是关乎筹建月明楼的格外细致的章程。
看罢,顾月霖不得不承认,若能成为现实,的确是利国利民且利己的一个再好不过的谋划。
程放始终不曾放弃心中所愿。
现在给他看,所为何来?
顾月霖若有所感,打开樟木匣子,看到的是面额不一的整整一匣子银票。 ↑返回顶部↑
程放步履闲适地进门来,到她近前,拱手一礼,“见过殿下。”
长宁抬手请他落座,笑,“我这府邸于你而言,竟似无人之境。”
“殿下根本不曾防范而已。”程放道。
长宁给他斟了一杯酒,“看到那份口供的时候,我便猜着是你的手笔。怎样?我行事蒙对了没有?”
“正为此前来道谢,更要感激三年前,殿下的援助之恩。”
一个不再关心庙堂风云的护国公主,闲来盯着一个郡主,轻而易举。长宁探究到程放被禁锢在清河郡主府很容易,要救他走出藩篱,有难度,倒也能做成。
“罢了,”长宁轻叹,“我是为阿珂,想着她若知晓你的遭遇,定然看不下去。那时还以为,她一定在某个地方等你,一个与你相约的地方,却不想……”
程放默默喝酒。
“我或许有恩于你,但阿珂也是我的恩人。你知道,我在外游历期间,并不知晓江湖险恶,一次遇险,若无她出手,皇室的脸面会因我荡然无存。”
程放道:“隐约听她提过两句,说有幸曾与殿下朝夕相伴过一段时日。”
“有一个来月。结缘之后,我邀请她到名下的别院做客。她告诉我江湖中有哪些恶人,哪些歪门邪道,我告诉她皇室之中的是非,官场上的趣事。我从没见过那么美那么静好的人,那时真遗憾自己不是男子,不能将她拐回家。”
程放一笑,温暖与苍凉并存。
长宁凝他一眼,“日后,你行事别再无所顾忌,可以帮月霖,但决不能拖累他。”
“明白,一定尽力而为。”
“说起来,那孩子来过一次,我对他隐瞒的太多,你好歹帮我说两句好话。”本不需要的,但是想到月霖,长宁便有些不安。
程放道:“这种事,殿下真是找错了人,我在月霖面前,只有无地自容。但是,话我会带到。”
“也别一味自责,毕竟谁都不是蒋昭,看不到也算不出自己的时运。”长宁岔开话题,“这两日在忙什么?”
“收拾清河郡主,安排那三个孩子。”程放如实道,“瞧这势头,时疫到月底便过去了,到时见见月霖,再说。”
长宁看着眼前的男子,看到的是无尽的孤寂,生无可恋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没法子不担心,因而道:“见面时,该说的都与月霖说清楚。你性情不羁,如今不妨听亲生儿子的安排。”
程放唇角一牵,说好。
第80章 李进之将入仕
风轻云淡,平静如常的一日,顾月霖收到了程放派人送来的一个小小的箱子。
箱子打开来,里面有一个樟木匣子,一部手稿。
顾月霖先看手稿,发现字迹是大约两年前写就,写的是关乎筹建月明楼的格外细致的章程。
看罢,顾月霖不得不承认,若能成为现实,的确是利国利民且利己的一个再好不过的谋划。
程放始终不曾放弃心中所愿。
现在给他看,所为何来?
顾月霖若有所感,打开樟木匣子,看到的是面额不一的整整一匣子银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