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位同志坐着等一等。”干事去请了一个干部出来招待。
  只因站长现在不在,若在,指不定站长会亲自出来。
  而那干部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家沟的知青他们熟啊,有拖拉机那个,徐飞新年后的文章近日才上报。
  但已声名远扬。
  可能也跟这个时代娱乐少有关,很多人接收信息都来自收音机和报纸,收音机某个新闻台在讲知青下乡时,曾提过半句徐飞,报纸更不必多说。
  更好笑的是由于王家沟的故事还挺连贯,有人把这当连续剧追,他们已经知道王家沟有几名知青,知道王家沟有拖拉机,知道王家沟修了砖窑和希望小学。
  若非王家沟位置实在太偏,指不定砖窑订单能再多几十倍,毕竟这可是免费广告,不,有稿费的广告。
  他们还能区分四位王家沟知青。
  韩景个子最高,性格活泼,乐观积极;徐飞是戴眼镜这个,文艺青年,胸前口袋总是挂着两支钢笔;花菲菲最爱笑,开朗热情,待人和善;
  叶榆什么都会,是其他三位知青生活与学习上诸多方面的老师,简称“老大姐”。
  实事上,徐飞和花菲菲想写“老大”的,但这似乎不符合现在国情,怕被人捉字投诉,于是增了个姐字,又因叶榆年纪是他们当中最小的,打个引号。
  叶榆:
  “……”
  农副站的干事与站长觉得韩景、徐飞、花菲菲描写得果真活灵活现,一看就认出来,唯独见到叶榆,让他们很是惊讶。
  许多人想象当中的“老大姐”,是淳朴的三八旗手那种劳动人民形象,由于力气很大与食量不小,甚至有点虎背熊腰、魁梧奇伟那种。
  偏偏叶榆这长得未免也太标志了,旧社会千金小姐怕是也没有这么漂亮,身材高挑纤细,走到哪儿都是人群焦点,这可和淳朴老大姐无半点关系。
  韩景三个是自来熟的,笑着解释这是“叶榆这是人不可貌相。”
  一来二往,双方便熟了。
  农副站的人积极提供了不少果园地址,其中最近的不需要往更远的南边儿,隔壁冀南省商都市平原地区就有苹果、梨、桃园,至于其它种类不甚了解。
  “太好了!”
  但有个问题是两边农副站并没有什么特殊交往,不可能单为了王家沟开车来往运输果苗,但县城里有个鼓风机厂与商都市有往来,他们可以去询问一下。
  若能搭上顺风车,赶上今年的春耕也不是不可能。
  四人又转战鼓风机厂。
  但这次一开始便碰壁,厂门口的保安队长傲得很,在鼓风机厂门口差点儿没进去,不仅如此,讲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往叶榆和花菲菲身上乱瞄。
  果然,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都会出现又蠢又坏的人渣。
  叶榆二话不说,把他伸出来的手臂一折,好大一声惨叫。
  其他保安:
  “!!!”
  事闹大了,他们也知道这位保安队长背景不简单,是他们副厂长的侄子,一直眼睛高于头顶看人,而且言行举止骚.扰厂里的女工人也不止一次两次。
  韩景、花菲菲当场义愤填膺了,他们表示这样厂他们不来了,可以去县城里其他厂看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