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 第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刑部侍郎呵道:“裴凌弑杀养父、谋逆,罪不可赦,押下去!”
  衙役押着挣扎的裴凌回地牢,裴凌始终看向薛玉棠,面目狰狞道:“棠儿听话,杀了顾如璋,哥哥就把娘的下落告诉你。”
  刑部侍郎皱眉,催促道:“速速押下去!!”
  裴凌狰狞一笑,道:“顾如璋那个嗜血的怪物,棠儿若不杀他,他将来吸食的,是你的血!”
  “嗜血……”衙役一巴掌捂住裴凌的嘴巴,押着他离开大堂。
  薛玉棠不知道裴凌在说什么,从震惊不敢相信,到心头逐渐慌乱,扶着肚子急急从椅子上起来,着急往外面走,找裴凌问个清楚。
  她还没踏出大堂的门槛,心悸难受,眼前一花,晕倒过去。
  *
  红墙金瓦,宫檐上九只瑞兽昂首整齐排列,落雪的红梅傲然绽
  放。
  大军凯旋,楚宣帝在宫中设了接风宴,丝竹悠扬,宫婢端着菜肴在殿中进进出出。
  祁连将军李成与顾如璋在雍州汇合,里应外合,平息了雍州境内的叛乱。
  动乱还没发生的前夕,李成便接到了楚宣帝的传召,但他启程之际,生了叛乱,边境险要,他若离开,突厥必举兵攻打。
  “父皇,此战历时五个月,儿臣已将益州牧的首级带回京城,”太子看了眼献上的匣子,对上首的楚宣帝道:“幕后策划这一切的郭裘,业已押至死牢,等候问斩。郭裘系前高氏王朝暴君之子,当年侥幸活了下来,断了一指,隐姓埋名,后投效翊王,成了翊王身边的一名谋士。”
  “翊王逼宫谋反,被父皇就地正法,郭裘带着翊王的遗腹子也就是此前败露身份的肃祁东躲西藏,他以肃祁的义父自居,将肃祁抚养长大,这些年打着为翊王复仇的幌子,又策反了益州牧,暗中召集潜逃的翊王余孽,等待时机谋反。”
  李成皱了皱眉,神色异样。
  楚宣帝注意到了他席间的变化,厉声道:“李成,你有何言?”
  李成起身道:“回陛下,臣听太子殿下所言,忽想起一件事。”
  楚宣帝:“说。”
  李成惶恐,躬身道:“此事涉及谢大将军,请陛下恕臣无罪。”
  楚宣帝抬手挥了挥两指,殿中的丝竹声戛然而止,汪贵领着殿中奴婢离开。
  楚宣帝神色冷峻,“将你知道的,详尽道出。”
  “禀陛下,五年前微臣收到了一封信,是被逐出军营的前锋军赵子毅的来信。他在信中提及,谢大将军当年没有死,他似乎在益州找到了谢大将军的踪迹。”
  这位前锋军跟李成一样,都是谢淮旌麾下的铁甲卫,他们当年随谢淮旌一起出征雍州边境,抗击突厥,但谁也不知道当年突厥竟使诈,他们去到前线才发现对方多出了快一倍的兵马。
  谢淮旌传信回京,请求援军,但援军迟迟未到,京中也没有回信,突厥阴险狡诈,趁机夜袭营地,谢淮旌率领将士们背水一战,戍守边境,不击退突厥,誓不回京。
  林间战火纷飞,此战虽胜,但伤亡惨重,谢淮旌的尸骸被烧焦。
  援军迟迟没来,一直到此战胜利,京中也没有信传来,战中活下的将士们对此颇有怨言。
  前锋军赵子毅对谢淮旌的死耿耿于怀,一再认为是朝廷不愿出兵,耽误了最佳时机,以至于谢淮旌战亡。
  数年后,李成伤势好转,自请戍守雍州边境,抗击突厥,完成谢淮旌的遗志,那一战中幸存的铁甲卫,自愿随李成去了雍州。
  期间突厥频频挑衅,此后有一战,戍守边境的铁甲卫不敌来犯的突厥,李成传信回京求助,这次援军虽然到了,但也晚了半个月,以致于铁甲卫伤亡惨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