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21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治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追上尊谥曰肇祖原皇后,奉祀太庙后殿。
  [概述]
  清代官方的皇族谱牒《玉牒》等书均未提及肇祖原皇后的氏族与生平。按照《星源集庆》的说法,肇祖及原皇后曾在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初一日与兴祖、景祖、显祖等人的尸身一起从赫图阿拉尼雅满山老陵迁葬到东京陵。但是在《满洲实录》中称:“命宗弟铎弼、旺善、贝和齐往祖居呼兰哈达赫图阿拉处移先陵。三人承命,至皇祖考妣及皇后诸陵前用太牢祭毕,乃移诸灵。”满文本中,对“诸灵”记载的比较具体,为“mafa ama cshetc ahuita deote jusc fujisa i giran”1,直译为“祖父、父亲、诸叔父、诸兄、诸弟、诸子、诸福晋之尸”,并未提及肇祖夫妻。后文提到清太祖祭祀诸祖,亦未提及作为远祖的肇祖。故而《清皇室四谱》的作者唐邦治认为肇祖原皇帝与肇祖原皇后之陵均为衣冠冢。2目前的研究也认为肇祖原皇帝和肇祖原皇后之陵为崇德元年所设衣冠冢。3
  第二节 兴祖直皇帝与兴祖直皇后
  兴祖直皇帝都督福满,其名满文作“fuman”4,是肇祖原皇帝都督孟特穆的曾孙,太祖高皇帝的曾祖父。他曾任建州左卫都督,所生六子被称为“宁古塔”贝勒,其余事迹则不甚清楚。崇德建制之后,追封列祖,都督福满被尊为庆王。顺治五年十一月,被追谥为兴祖直皇帝,其嫡妻则被追谥为兴祖直皇后。
  兴祖直皇后
  [简介]
  兴祖直皇后,喜塔腊氏,都理吉都督之女。生卒年不明。嫁与兴祖直皇
  ——————————
  (接上页)陵,称为“东京陵”。顺治年间又因东京陵风水不佳,将景祖、显祖等迁回兴京陵,并统一命名为“永陵”。
  1《满洲实录》卷7,《清实录》,第1册 ,第368—370页。
  2唐邦治:《清皇室四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33页。
  3傅波等:《清永陵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4辽宁省档案馆编:《满洲实录》,上函,第24页。
  帝为嫡妻。奉安赫图阿拉尼雅满山老陵,后改称兴京永陵。顺治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追上尊谥曰兴祖直皇后,奉祀太庙后殿。
  [概述]
  清代官方的皇族谱牒《玉牒》等书均未提及兴祖直皇后的氏族与生平。民间则发现了《永陵喜塔腊氏谱书》等书,可以补充其信息。
  根据《永陵喜塔腊氏谱书》等谱牒记载,兴祖直皇后出身昂果都理巴颜系喜塔腊氏,这也是喜塔腊氏一姓在清代最为知名的一个系。此系的始祖名为昂果都理巴颜,世居尼雅满山地方,其生有七子,形成了七支后裔,兴祖直皇后是其第一子都理金都督之子都理吉都督的女儿,亦即昂果都理巴颜的曾孙女。兴祖直皇后有两位兄弟,年长的名为禅察都督,年轻的名为阿尔图。后来禅察都督的孙女额穆齐嫁给兴祖直皇帝的孙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即清太祖的生母显祖宣皇后。关于其本家后裔的情况,请参考本章“显祖宣皇后”条。另外,昂果都理巴颜的第五子萨璧图的九世孙女,就是清仁宗嘉庆帝的原配孝淑睿皇后。1
  与肇祖原皇帝和肇祖原皇后一样,按照《星源集庆》的说法,兴祖夫妻曾经迁葬到东京陵。但是在《满洲实录》里只提到“祖父”“父亲”等人,2并不包括作为曾祖的兴祖直皇帝,后文提到清太祖祭祀诸祖,亦同样未提及。
  第三节 景祖翼皇帝与景祖翼皇后
  景祖翼皇帝觉昌安,亦作“觉昌刚”,满文作“giocangga”3,是兴祖直皇帝都督福满的第四子,太祖高皇帝的祖父。作为“宁古塔”贝勒之一,曾任建州左卫都督。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军所误杀。崇德建制之后,追封列祖,觉昌安被尊为昌王。顺治五年十一月被追谥为景祖翼皇帝,其嫡妻则
  ——————————
  1此段以及后文显祖宣皇后喜塔腊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永陵喜塔腊氏谱书》,吕萍主编:《佛满洲家谱精选辽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b31—b56;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第75册 ,熙彦朱卷履历。
  2谨按,此处的“祖父”是单数的“mafi”,而不是既可译成“众祖”又可译成“祖先”的复数“mafari”。
  3辽宁省档案馆编:《满洲实录》,上函,第24页。
  被追谥为景祖翼皇后。
  景祖翼皇后
  [简介]
  景祖翼皇后。姓氏不明。生卒年亦不明。嫁与景祖翼皇帝为嫡妻。原奉安赫图阿拉尼雅满山老陵。天命九年四月初一日,移奉东京陵。顺治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追上尊谥曰景祖翼皇后,奉祀太庙后殿。顺治十五年(1658年),移奉兴京永陵。
  [概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