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少伯心里明白,死人的分量远比活人重得多。公主这臂力,是从小拉弓练出来的。可她异常的举动,足以表明这死者对她而言非同寻常。
  抱着韦训僵冷的尸身,宝珠在袁少伯护卫下,走出封龙寺。寺外停着一辆外观朴素的马车,一名年近五十的贵妇在车旁焦急地等候着。
  见到宝珠尚在人世,那贵妇虽心绪激荡,仍强自镇定,恭敬地屈膝施礼,轻声唤道:“公主!”
  “于夫人也来了。”
  宝珠将韦训放在马车褥子上。于凝华见她破衣烂衫,连忙脱下自己的毛织披帛递过去,宝珠接过来,轻柔地给他盖在身上。
  凑近细瞧她的模样,于凝华顿时眼圈泛红。身为韶王乳母,在李元瑛出阁前,她一直与兄妹俩朝夕相伴。对宝珠而言,于氏亦如乳母一般。如今这天之骄女肤色斑驳,断发如蓬,双鬓染霜。
  于夫人欲言又止,心疼得声音哽咽:“您的头发……”
  宝珠一怔,这才恍然想起自己的长发已经没了,喃喃自语道:“怪不得,脑袋脖子轻了许多。”
  她想了想,从韦训脖颈间解下浸血的粗布领巾,当作头巾裹在断发外。
  此时,负责突袭行动的副将吕峤快步走来,向袁少伯禀报战果:“杀敌二十人,俘十八人。牢内另有死囚百二十名,如何处置,请都头示下。”
  不等袁少伯开口,宝珠简洁明了下令:“不留活口。问囚犯是想即刻就死,还是跟我们走。”
  吕峤看一眼直属上司的眼色,袁少伯微微点头,他立刻回身去办。
  回想刚才所见那些伪装成平民的突袭武士,皆是李元瑛身边眼熟的侍卫。宝珠看向于夫人与袁少伯,疑惑地问:“你们是阿兄最得力的心腹,为何会扔下他来成德?”
  于袁二人对视一眼,袁少伯开口道:“大王派去迎接公主的人一直找不到您的行踪。杨主簿的求救信先抵达幽州,信中说您在洛阳遭匪徒所掳,下落不明。大王焦心如焚,派我们一行赶赴洛阳营救。”
  宝珠愣了片刻,方明白过来,这一路关卡重重,除非有官驿快马专送,寄一封信往往耗时数月,未必比她们赶路快多少。
  “你们途径成德往南走,又是如何得知我被关在封龙寺?”
  袁少伯解释说:“我们离开幽州,霍七郎留在大王身边守护。临行前,她提醒我们路上如果见到银色的焰火,务必过去查看,那是她师门召集人手的信号,说不定是青衫客在找帮手。”
  原来是她。
  此地距离洛阳千里之遥,又有太行山脉横亘其间,残阳院那群人绝无可能瞧见。上一次的召集令,唯独缺了绮罗郎君。这一次,她以另一种方式赶到了。
  “所以十三郎……那个小沙弥幸存了。”
  于夫人握着她的手,温言道:“还有另一个人幸存。”
  韶王派出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去营救妹妹。因途中要穿越敌境,五十名精锐扮做药材商队,带着几车黄芪、柴胡、高丽参上路。阴差阳错,双方在成德汇合。
  屠灭封龙寺狱后,他们将粮草物资洗劫一空,伪装成山贼土匪劫狱的现场。而后带着愿意投奔的囚徒,迅速转移阵地,驻扎在石邑乡下一所废弃道观之中。
  在一张旧榻上,宝珠见到了昏迷中的杨行简,以及在旁照料他的十三郎。
  于夫人解释道:“知敬畏寒,又好面子,为了保暖,他在幞头内缠着厚厚一层白绫。刀劈下去时,没能一击致命,尚存一息。我们望见焰火赶到现场,见小沙弥守着他,才间接得知您的去向,一路追踪到封龙山。”
  宝珠看向十三郎,他脱了僧袍,身上缠着绷带,看起来并无大碍。
  “我被马踩了几脚,只断了条肋骨。”
  十三郎当时遭马群践踏,骑兵哪能想到小小孩童竟能扛得住铁蹄,搜身后随意抛尸田野。十三郎屏息装死,亲眼目睹师兄被床子弩贯穿,料想他已遇难,如今见到尸首,仍悲痛难抑。
  宝珠将韦训抱到于夫人为她安置的房间,放在自己床上。
  十三郎将捡到的玉梳还给她,当时这首饰跌落尘埃,摔掉了一角。他问:“咱们的行李都抢回来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