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宝珠柳眉倒竖,厉声质问:“你从哪里得到这幅帖的?!”
  韩筠神情恍惚,怔怔地答道:“以百金从鲁源内侍手中所购……”
  眼前所见光景如此生动,她甚至背着一张角弓。韩筠心下茫然,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道:“我是在做梦吗,还是死了?难道是瘟疫?不知不觉就死了,真够快的。”
  宝珠劈手从韩筠手里夺过卷轴,原想撕个粉碎,怎奈装裱在锦缎上,一时撕不烂。抬头看见他胳膊上缠着白麻,戴白抹额,她更是火冒三丈,怒道:“你这自作多情的田舍汉,枉口拔舌的乞索儿,你有什么资格给我戴孝!”
  被心上人的鬼魂当面斥责,韩筠羞愧得无地自容,整个人热腾腾如同煮熟了捞出来的虾子。他心道公主嗓音清澈悦耳,如金声玉振,骂人却如此狠辣,比他爹用马鞭抽人还要疼些。
  “我……筠……”他手足无措嗫嚅了两句,还没想出要说什么,正低头思过时,却意外发现来者脚下有明显的影子。
  他疑惑地思索了片刻,壮着胆子越礼抬眼,仔细瞧了瞧公主的面容。
  除了见她射黄羊而一见钟情那回,后来韩筠时时留意,当值时又远远见过几次公主。只是她总在大批侍从环绕下骑马疾驰而过,最近的一回也超过五丈远,从未有幸近距离瞻仰贵主真容。
  眼前公主的芳魂如生前一样明艳动人,乌缎般的头发上插着一把玉梳,神采奕奕,一副气血充沛的模样。深秋夜半寒冷,她盛怒之下胸脯起伏,口鼻处依稀能看到白雾翻腾。
  韩筠心中疑惑不已:为什么鬼魂会有影子?说话时还有热气?
  因一幅旧字帖,宝珠没能忍住冲了出来,一下子将原计划全盘打乱。她一向自视甚高,韩家拒婚是一块解不开的心结,才屡屡因此失态暴怒。眼看韩筠的眼神从迷茫困惑转作疑虑,只得改弦更张,另想办法。
  宝珠索性昂着头,走到主位坐了下来,一言不发,等着看对方的反应,再据此决定策略。
  孽缘所致,虽数次与此人发生非议纠葛,她倒是第一次见韩筠本人。但见此人剑眉星眸,俊雅清逸,纵是心中有气,也得承认他确实长得不错。烛光之下,他白孝在身,神色凄然,显得尤为动人。
  韩筠如陷雾中,难以分辨眼前景象究竟是梦中幻境,还是芳魂显灵,他俯身将她扔在地上的卷轴捡起来,轻轻拂去灰尘,悉心卷好,恭恭敬敬双手呈上,轻声解释道:
  “筠曾在某次宫外宴会上,见鲁内侍公然拿着公主墨宝炫耀,实在看不过眼才以钱财赎买,绝非有意搜罗。正是因这幅字激励,我才决意奔赴疆场,愿以身报国收复失地,只当是公主遗言所托。今夜芳驾莅临,恰好物归原主。”
  宝珠不置可否,冷着脸接过去,随手扔到桌上。
  韩筠看到她十指染着半截凤仙花汁,心神激荡,暗自思忖:不管是梦、是魂,总是天人感应。此前造化弄人,如今面临绝无仅有的机会,定要倾诉表白,以偿遗恨。
  这般想着,他凭一时血气之勇,含泪倾诉起来:“筠患此痴病久已,时至今日,方有幸得见公主入梦,故特诉衷肠。您在世时家父作梗,致使你我二人有缘无分。然筠对公主一片赤诚之心,金石不渝……”
  韩筠的倾诉尚未尽兴,突然之间,一股森冷彻骨的凉意从脊背蹿升,他顿觉不寒而栗,那股无遮无拦的杀意竟如同有形的兵器迅猛袭来。他毕竟是经历过沙场的人,反应极是迅速,本能地拔刀转身,挡在宝珠身前。
  “公主请勿擅动,这屋中似乎还有别人。”韩筠警惕地说。
  今日这般异样已是第二次出现,不能再推给错觉。他持刀左右扫视,然而屋内寂然无声,没有发现敌人的一鳞半爪。难道是成德派来的刺客?
  他想立刻召来亲兵与苍头细细搜查县衙,可一想到公主在此,不便让闲杂人等叨扰,不禁有些犹豫。
  “把刀收起来吧,人是我带来的。”身后传来的女声让韩筠猛地一愣。
  他在杀意之中缓缓转过身,只见万寿公主神色冷峻,端坐在上首。她朱唇轻启,说道:“你以为我会深夜孤身出行吗?”
  烛光轻轻跳跃,她端严高贵的影子映在墙上,看起来比本人体型大得多,愈发显得气势非凡。
  韩筠再次陷入深深迷茫之中。这究竟是幻梦还是现实?她是人还是鬼魂?他用力握住刀刃,试图以疼痛唤醒理智,血珠立刻顺着刀刃滚落,刺痛随之蔓延。
  宝珠冷冷说道:“你恣意妄为,任由流言在民间传布,毁我身后清誉,难道还妄想我会因此而感动?我今夜前来,是要取你头颅,以雪此恨!”
  韩筠仿若遭了一记闷雷,当场呆立原地。片刻之后,他毅然摘了抹额与幞头,一把将发髻扯开,作披发待罪之貌。而后双手捧着佩刀,高举过顶,跪在宝珠面前,露出脖颈。
  “韩筠有罪,能死于公主之手,得偿所愿,何其乐哉!”
  就在韩筠低头的瞬间,宝珠余光瞥见梁上探出来一颗脑袋,鄙夷地冲他吐舌头,一眨眼间又不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