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20节(3 / 4)
宝珠提醒道:“主簿难道忘了宜阳王是怎么失势殒命的了?”
杨行简回忆起尘封已久的血腥往事,心有余悸地道:“是因私藏甲胄,犯下谋反之罪……”
宝珠陈述说:“你不清楚内情。当年宜阳王年迈体衰,不知因何缘由,在远离皇陵的终南山下大兴土木,精心为自己营造了一座陵墓,并专门定制了一批考究的陪葬品。”
她顿了顿,详细描述说:“那是一批陶制的三彩甲胄。此事被他的属官举发,圣上震怒,下令彻查,一番勘查下来,发现他自造的陵墓存在逾制之举。三尺,仅仅是地宫的宽度超出了规制三尺而已,便被视为僭越之罪,欺君罔上,大逆不道,那批陶甲便顺理成章成了他谋反的证据。而后朝廷继续深挖细究,将他过往所犯的大大小小、或轻或重的诸般错误逐一罗列,竟列出二三十条罪状,最终落得个被贬为庶人赐死的结局。”
宝珠露出一抹冷笑:“一摔即溃,无人能上身的陶器,一旦具备了甲胄形状,意义就与众不同了。在皇帝看来,宜阳王暗中以陶甲为冥器,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打算死后在阴间与他争夺皇位,等同谋反。”
她沉默了片刻,脸上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宜阳王死后多年,一个生前备受恩宠的公主被活埋在他当年空置的陵墓中,不知她又是因为什么引来了君父的猜忌?”
这句疑问饱含无尽凄凉,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被这沉重的话题压得默然不语。
片刻后,她恢复冷静,开始一条条详细指点杨行简如何书写举劾信,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便按照《律疏》记载的十恶之罪罗列吧,尽管夸大。只要上面追根究底地调查下去,这世上没有人能做到毫无任何把柄。只要引来君王猜忌,那么无论是陶甲、纸甲还是藤甲,都是私藏甲胄。红狮子、蓝狮子、彩狮子,都是私自舞黄狮子,皆可成为谋逆的铁证。”
杨行简感到喘不过气。他突然想起一件长久以来无人敢于提及的残酷事实:自本朝开国以来,最擅长对李姓皇室展开屠戮与清洗的人,恰恰是同样身为李武血脉的同族。那几乎是她们刻在血脉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契机,使其彻底爆发觉醒。
他下意识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提出最后一点质疑:“公主,举劾必须以实名递交,不得匿名告发。倘若我以韶王府执事的身份弹劾李昱,岂不是会将主上牵扯进这趟浑水吗?”
宝珠从容沉着地道:“主簿无须担忧,你只需拟定草稿,至于由谁来实名举劾,我心中早已有合适人选。”
她想起自己被迫拖着脚镣,和米摩延一起在台上跳双人柘枝舞。台下一道道令人嫌恶的目光,犹如千万根钢针刺在她的身上。屈辱,恐惧,怒火,一寸寸吞噬她的皮肤,比剥落蜕皮的晒伤更痛苦百倍千倍。
宝珠摸到枕边的一缕金发,其主人婆娑曼妙的舞步已不在人间。她紧紧握住掌中的遗赠,冷漠地说:
“罗织构陷、清除异己、分化离间、斩草除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才是属于我们这种人的‘舞蹈’。现在,轮到他们按照我的规矩狂舞了。”
作者有话说:
购买甲胄当陪葬品,被告发后逼认为谋反,灵感来源于西汉权臣周亚夫
第195章
光线忽明忽暗,烛花“啪”得一声爆开,河南府尹窦敬跪在地上,身体随之剧烈地颤抖了一下。
秋天的最后一批蝉彻底死透了,尸体凌乱地落了一地,在这间幽暗密室之中,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一切,连一丝虫鸣也听不到。窗户上糊着厚纸,窦敬无法分辨此刻是白天或是黑夜,也分不清这究竟是一场噩梦,还是残酷现实。
这一日晚间,他如往常般在侍妾服侍下更衣洗漱,上床安歇。岐王遇刺这桩惊天大案令他心力交瘁,这两日一直为失眠困扰,今夜却不知为何,刚一躺下就陷入了沉睡。可当他一觉醒来,却惊愕地发现已不在自家府邸之中,而是莫名其妙被囚禁在这间陌生密室里。
他多年为官,饱经世故,本不会因一个怪梦而失态,然而目光触及主座上的那名女子时,却瞬间被吓破了胆。
帷幕之后,隐隐约约笼罩着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早已于今年五月死去的万寿公主面无表情端坐在纱帘后,沉默地凝视着他。
她身穿灰色僧衣,面孔上涂着厚厚一层白色铅粉,使那张本应明艳动人的年轻容颜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死板。铅粉之下的皮肤有些凹凸不平,像是在刻意掩饰着什么,看上去好似一张假面,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气息。
难以名状的恐惧如阴云般压在窦敬背脊上,他的思绪不受控制地发散出去,每一种可能都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窦敬默默念诵佛经,冷汗一滴一滴落在波斯厚地毯上,转瞬间被厚重的织物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是活尸吗?还是阴魂不散的死灵?那一日在大蟾光寺的匆匆一瞥,果然不是他年老眼花导致的错觉。倘若这是一场噩梦,他恳求菩萨保佑自己能尽快从这可怕的梦魇中清醒过来。然而后颈传来的刺痛,以及这身不体面的寝衣,却不断提醒他这怪事的真实性。
“窦府尹,又见面了。盂兰盆节那日,你分明看到了我,却为何不来见礼?”涂着厚厚铅粉的万寿公主开口了,熟悉的嗓音听起来十分平静,带着一种声嘶力竭之后的沙哑。
窦敬“扑通”一下跪了下来,颤巍巍地叫一声:“公主!微臣……微臣……”
他结结巴巴说不清话,宝珠淡淡地道:“别怕,终南山下的棺椁空空如也,我死后尸解登仙,如今已是天人身份。奉天帝之命,返回人间完成未竟之业。”
窦敬不敢抬头直视,望着她鞋底,暗自思索这段话的真正含义。岐王身死之后,家奴四散逃亡,长达八年的观音奴升仙真相由此败露,民间一片哗然。而此刻,眼前却有一名真正死而复生、血统高贵的少女自称登仙。她口中所说的“未竟之业”,究竟指的是什么? ↑返回顶部↑
杨行简回忆起尘封已久的血腥往事,心有余悸地道:“是因私藏甲胄,犯下谋反之罪……”
宝珠陈述说:“你不清楚内情。当年宜阳王年迈体衰,不知因何缘由,在远离皇陵的终南山下大兴土木,精心为自己营造了一座陵墓,并专门定制了一批考究的陪葬品。”
她顿了顿,详细描述说:“那是一批陶制的三彩甲胄。此事被他的属官举发,圣上震怒,下令彻查,一番勘查下来,发现他自造的陵墓存在逾制之举。三尺,仅仅是地宫的宽度超出了规制三尺而已,便被视为僭越之罪,欺君罔上,大逆不道,那批陶甲便顺理成章成了他谋反的证据。而后朝廷继续深挖细究,将他过往所犯的大大小小、或轻或重的诸般错误逐一罗列,竟列出二三十条罪状,最终落得个被贬为庶人赐死的结局。”
宝珠露出一抹冷笑:“一摔即溃,无人能上身的陶器,一旦具备了甲胄形状,意义就与众不同了。在皇帝看来,宜阳王暗中以陶甲为冥器,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打算死后在阴间与他争夺皇位,等同谋反。”
她沉默了片刻,脸上泛起一丝自嘲的苦笑:“宜阳王死后多年,一个生前备受恩宠的公主被活埋在他当年空置的陵墓中,不知她又是因为什么引来了君父的猜忌?”
这句疑问饱含无尽凄凉,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被这沉重的话题压得默然不语。
片刻后,她恢复冷静,开始一条条详细指点杨行简如何书写举劾信,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便按照《律疏》记载的十恶之罪罗列吧,尽管夸大。只要上面追根究底地调查下去,这世上没有人能做到毫无任何把柄。只要引来君王猜忌,那么无论是陶甲、纸甲还是藤甲,都是私藏甲胄。红狮子、蓝狮子、彩狮子,都是私自舞黄狮子,皆可成为谋逆的铁证。”
杨行简感到喘不过气。他突然想起一件长久以来无人敢于提及的残酷事实:自本朝开国以来,最擅长对李姓皇室展开屠戮与清洗的人,恰恰是同样身为李武血脉的同族。那几乎是她们刻在血脉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契机,使其彻底爆发觉醒。
他下意识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提出最后一点质疑:“公主,举劾必须以实名递交,不得匿名告发。倘若我以韶王府执事的身份弹劾李昱,岂不是会将主上牵扯进这趟浑水吗?”
宝珠从容沉着地道:“主簿无须担忧,你只需拟定草稿,至于由谁来实名举劾,我心中早已有合适人选。”
她想起自己被迫拖着脚镣,和米摩延一起在台上跳双人柘枝舞。台下一道道令人嫌恶的目光,犹如千万根钢针刺在她的身上。屈辱,恐惧,怒火,一寸寸吞噬她的皮肤,比剥落蜕皮的晒伤更痛苦百倍千倍。
宝珠摸到枕边的一缕金发,其主人婆娑曼妙的舞步已不在人间。她紧紧握住掌中的遗赠,冷漠地说:
“罗织构陷、清除异己、分化离间、斩草除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才是属于我们这种人的‘舞蹈’。现在,轮到他们按照我的规矩狂舞了。”
作者有话说:
购买甲胄当陪葬品,被告发后逼认为谋反,灵感来源于西汉权臣周亚夫
第195章
光线忽明忽暗,烛花“啪”得一声爆开,河南府尹窦敬跪在地上,身体随之剧烈地颤抖了一下。
秋天的最后一批蝉彻底死透了,尸体凌乱地落了一地,在这间幽暗密室之中,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一切,连一丝虫鸣也听不到。窗户上糊着厚纸,窦敬无法分辨此刻是白天或是黑夜,也分不清这究竟是一场噩梦,还是残酷现实。
这一日晚间,他如往常般在侍妾服侍下更衣洗漱,上床安歇。岐王遇刺这桩惊天大案令他心力交瘁,这两日一直为失眠困扰,今夜却不知为何,刚一躺下就陷入了沉睡。可当他一觉醒来,却惊愕地发现已不在自家府邸之中,而是莫名其妙被囚禁在这间陌生密室里。
他多年为官,饱经世故,本不会因一个怪梦而失态,然而目光触及主座上的那名女子时,却瞬间被吓破了胆。
帷幕之后,隐隐约约笼罩着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早已于今年五月死去的万寿公主面无表情端坐在纱帘后,沉默地凝视着他。
她身穿灰色僧衣,面孔上涂着厚厚一层白色铅粉,使那张本应明艳动人的年轻容颜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死板。铅粉之下的皮肤有些凹凸不平,像是在刻意掩饰着什么,看上去好似一张假面,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气息。
难以名状的恐惧如阴云般压在窦敬背脊上,他的思绪不受控制地发散出去,每一种可能都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窦敬默默念诵佛经,冷汗一滴一滴落在波斯厚地毯上,转瞬间被厚重的织物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是活尸吗?还是阴魂不散的死灵?那一日在大蟾光寺的匆匆一瞥,果然不是他年老眼花导致的错觉。倘若这是一场噩梦,他恳求菩萨保佑自己能尽快从这可怕的梦魇中清醒过来。然而后颈传来的刺痛,以及这身不体面的寝衣,却不断提醒他这怪事的真实性。
“窦府尹,又见面了。盂兰盆节那日,你分明看到了我,却为何不来见礼?”涂着厚厚铅粉的万寿公主开口了,熟悉的嗓音听起来十分平静,带着一种声嘶力竭之后的沙哑。
窦敬“扑通”一下跪了下来,颤巍巍地叫一声:“公主!微臣……微臣……”
他结结巴巴说不清话,宝珠淡淡地道:“别怕,终南山下的棺椁空空如也,我死后尸解登仙,如今已是天人身份。奉天帝之命,返回人间完成未竟之业。”
窦敬不敢抬头直视,望着她鞋底,暗自思索这段话的真正含义。岐王身死之后,家奴四散逃亡,长达八年的观音奴升仙真相由此败露,民间一片哗然。而此刻,眼前却有一名真正死而复生、血统高贵的少女自称登仙。她口中所说的“未竟之业”,究竟指的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