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宝珠再度望向头顶上的房梁。
  旅途之中,她曾在破败的鬼宅中,见过前人自缢的绳索在风中飘荡的场景。此时,她已亲身体会到那种屈辱至极、生不如死的绝望。
  要为了维护尊严提前了结生命吗?这个念头从宝珠脑海中一闪而过。她不能容忍自己如奴隶一般受辱苟活,桂花花神,绿珠坠楼……
  “起来喝水,趁着还有亮光,再练一练。”米摩延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宝珠不禁发出哀嚎声。自从米摩延发现李昱对她的舞蹈感兴趣后,便一丝不苟地督促她练舞,望她能借此求生,除了不上手打人,严厉程度几乎要逼近赵姑姑。
  “你给我留饭了吗?”宝珠哀切地问。
  米摩延干脆地拒绝:“留了,现在嬷嬷亏待谁都不敢亏待你。但是你得练完才能吃,这样能减轻重量,起跳的时候更轻盈。”
  宝珠恼怒地说:“我不需要轻盈,猞猁才考虑蹦的高不高,我要得是打爆狗头的膂力。”
  米摩延三步并作两步上去捂住她的嘴,压低声音呵斥:“你能别随口说些诛九族的话吗?”
  宝珠心中暗想:老贼要有诛她九族的魄力,他自己也该赔进去了,玉石俱焚,倒是不错。
  她躺着歇息了片刻,在米摩延的催促下,两人走出房间,一同去练功的北厅。却见院子里几名舞姬凑在一起,悄悄交谈着什么,神色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兴奋。
  米摩延好奇地问:“怎么了?”
  “玉壶被叫出去了。”
  “她十天里有八天都被叫去献艺,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那舞姬低声说:“这次可不一样,是夫人屋里的婢女来传唤她的,说不定因为公子索要,主人要开恩给她良人身份了!”
  宝珠和米摩延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诧异。
  第184章
  自青衫客在金波榭大会上扬言,谁若能寻回骑驴娘子,他便将陈师古那件让人垂涎的传奇遗物拱手相送。此话一出,洛阳各大门派纷纷暗中较劲,消息接二连三地传至洛水旁的这座小院。
  然而消息虽多,却未必属实。就算是真的,又不一定跟骑驴娘子的失踪有关联,总得有人去核实查证。残阳院众人不舍昼夜地一条条排查,不知顺手破了多少疑案,却始终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线索。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在江湖中,拉帮结伙的组合里极少有三个人的。
  嵩阳书院的掌门周子安喜欢舞文弄墨,经常记录江湖上的奇闻轶事。他从自己十几年前的笔记中查到一条线索:曾经有两个同出一门的绿林大盗,绰号“风雷双雄”,师兄风驰云张某轻功卓绝,师弟雷霆手徐某拳掌强横,这二人在中原地区兴风作浪,无恶不作。他们的武功路数与韦训提供的证据有几分相似,只不过缺了一个人。
  残阳院据此打探消息,结果从丐帮口中得知,这两个人早就被官府以弩兵设伏擒获,在南市枭首示众了。但问及被斩首的人面貌如何,大家都没见过张、徐二人,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亲眼看见脑袋被砍下来了。
  强弩有机械助力,精度高、威力大,又易于上手,可以说是小卒对付武林高手的不二利器。虽有操作繁琐、不能连发的缺点,但只要人多就能解决。因此按照律令规定,平民可以用弓箭,却不能持有弩。
  韦训将这线索告知杨行简,杨行简再去找洛阳县尉耿昌人查证,果真从尘封的档案中查到某年某月某日于南市斩首强盗张苟苟、徐什一的记录,案犯的口供花押具在。
  韦训不肯罢休,想去掘出这二人的尸身确认,耿昌人却尴尬地道明:按照规定,处刑的犯人应予以收殓埋葬,然而隶卒们惜力,如果没有家属来认领,便将尸体往乱葬岗上一丢,让野狗代办剩下的活儿,因此根本没有坟墓。再说那是上一任河南府尹崔东阳在任时的事了,如今能找到案卷底档已是侥幸。
  线索再次断绝。
  残阳院几个人在小院聚首交换情报,都觉得一筹莫展,不知该再怎么查下去。想劝韦训罢手,但看他那疯魔入体的模样,一定是不死不休。
  经过这些天的休养,十三郎的伤势已大有好转,师兄师姐们聚头的时候,他很有眼色地煮茶招待。他走到院子水缸中取水,拴在树下的驴看见他,再次人立而起,扯着嗓子拼命叫唤起来。
  十三郎放下水瓢,从袋子里掏出最后一点豆粕,尽数倒进石槽内。可那丑驴瞧也不瞧一眼,失了智般蹦跳叫唤个不停,四蹄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弥漫。
  它嗓音呕哑刺耳,搅得人心烦意乱,邱任在屋里嚷嚷:“娘子都丢了,这坐骑留着作甚?干脆宰掉吃肉,省得它在这儿聒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