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辟珠记 第10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中秋节这一日,巡城行会的人早早来到小院,指点宝珠走到何处可以蜻蜓点水,何处需要大洒甘露,果然暗中有各种安排。宝珠满口答应,实则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申德贤这种唯利是图的商人,哪里有指挥她的能耐。
  到了傍晚,行会的车手牵来两头威武的大白牛,套一辆高达两丈、用彩缎鲜花装饰的宝车,请观音登车巡城。
  宝珠匀出头发编成双鬟,遮住两侧耳朵,再以浓妆修饰眉眼轮廓。待夜幕降临,隔着高台,便是熟人也难以辨认容貌。她在净瓶中灌满清水,手持一条新鲜柳枝,一切准备妥当后,回头再次叮嘱韦训:“靠近一些,跟在车辕旁边,要在我能看见的地方。”
  第164章
  宝珠登车之前,申德贤亲自出马,再三强调:“今夜您便是真正的观音化身,一言一行务必端静肃穆,不可有半分轻慢之态。”
  宝珠对他的话置若罔闻,拎着裙摆,优雅从容地踩着梯子登上宝车。车顶有一木胎莲花座,供她立于花蕊之中,宛如神圣宝座。白牛刚慢腾腾地迈开蹄子,就在这瞬间,只见一道青影晃动,韦训飞身掠上宝车,旁若无人地在宝珠身后盘膝一坐,嘴角上扬,笑道:“这样够近了吧?”
  巡城时局面必然混乱,韦训一直对此事有些疑虑,但自负武功绝顶,坚信任何场面都能护得她周全,因此不曾阻拦。
  此时梯子已经撤走,高台孤立于空中,瞧热闹的人群渐渐涌上来。观望这青衣人的超凡身手,谁也没本事将他从车顶抓下来。申德贤又气又恼,却不敢发作,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借口,大声交代道:“你就扮演观音大士座下童子!”
  宝珠眼中满是笑意,笑道:“好得很,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着,她迫不及待将柳枝伸入净瓶,饱蘸甘露后,扭身往韦训头上、肩上使劲挥洒。
  申德贤从没见过如此我行我素的观音奴,跟在车旁竭力劝阻:“不可偏宠,需得雨露均沾!雨露均沾呐!”
  杨行简随车伴行,听了这句,暗自笑道:至尊决定专宠某人时,满朝文武都劝不住,你这胖子徒费唇舌,有什么用?
  果不其然,宝珠理直气壮大声宣告:“吾既为观音化身,偏爱座下童子,乃是天经地义。”
  她仍觉得不过瘾,干脆抽出柳枝,将半瓶甘露径直倾倒在韦训头上,把他淋得湿透。这般迂回曲折,抛头露面,只为这一个目的——
  “如何?觉得病好些了吗?”
  有生之年,命如朝露,韦训从未受过如此偏爱,沐浴在她温柔慈悲的目光中,兴奋得浑身簌簌发抖。仰望她的容颜,只觉身处极乐,九泉无恨。
  他曾嘲讽世间愚人盲从迷信,自欺欺人,错将白水作灵药。那瓶中明明是他亲手灌进去的普通清水,如今经由她手洒在自己身上,竟如脱胎换骨,仿佛发肤都能尝到甘美的味道。切身体会信仰之爱,又如何能分辨得清究竟是谁痴、谁癫呢?
  他欣喜欲狂,颤声答道:“蒙观音垂爱,已痊愈了!”
  是夜,洛阳百姓扶老携幼,倾城而出,夹道瞻仰诸佛巡城,宝车所经之路万头攒动,欢喜赞叹声交织成一片热烈沸腾的海。
  恰逢中秋佳节,满月高悬,月明如昼,银辉将巡城的队伍照的纤毫毕现。更有行会请来吞刀吐火、寻橦走索等诸般杂戏伎人,身穿奇装异服,招摇于市。
  在所有巡城的佛像之中,最令百姓期待的就是唯一由真人扮演的长秋寺杨柳观音。无数人引颈翘首,远望一队人马缓缓而来:
  打头阵的是披着辟邪与狮子行头的伎人,两头瑞兽在车前净街开路,它们踏着激昂鼓点,舞出各种跳跃翻滚、摇头晃尾的精妙步伐,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紧接着便是两列手捧香炉、拂尘、经卷、念珠的比丘尼,乃是侍奉菩萨的人间侍者。之后是举着宝盖、金刚杵的卫士,尽显庄重威严。这般盛大的卤簿仪仗,除了帝王出行,人间只有佛道仪式才能使用,给予观者超凡震撼。
  最后压轴登场的,是白牛牵引的宝车。高台顶端莲花座中,端立着一位少女观音,手持净瓶柳枝,将甘露洒向等待赐福的民众。月光洒在她端庄的身影上,仿佛披上了一层朦胧圣洁的轻纱。
  道路两侧的楼台上,聚集着富豪家的女眷,她们身着华服,一边观礼,一边争先恐后将花瓣抛向宝车。天女散花,万众欢腾,这一幕与月光交织,如梦似幻。这般盛况虽然每年都会出现一回,但今年又与往年略有不同。
  民众纷纷议论,今年这位观音气度尤为雍容高贵,颇具名门风范,使人见之忘俗。长秋寺佛像垂泪,一少女为菩萨拭泪,掷出黄金圣卦的故事已传遍洛阳,令人津津乐道。只不知为什么,今年宝车上多了个青衫少年。他跏趺坐于观音身后,揣度其身份,像是护法,又像是座下童子。
  宝车之上,宝珠面上装作端庄慈爱,实则心花怒放。自长安出发以来,从未有今夜这般愉悦过。
  布施是大乘修行中六度之首,分为三种: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她在蟾光寺中借用昙林的尸体暗中操作,汇聚信众米粮分给饥民渡灾,是财布施;今夜以甘露净水抚慰人心,使他们暂时免去内心对疾病的怖畏,乃是无畏布施。这不仅仅是仪式,更是一种传递希望的途径。
  巡城到中途,许多百姓加入乐舞的队伍。杨行简早就按耐不住,冲入队列之中,与那头五彩狮子一起手舞足蹈。
  清水用尽时,宝珠便将空瓶递给韦训,他手速极快,车下又有十三郎接应,倒手一转,竟无人察觉。三个人心有灵犀,默契十足,如此尽情挥洒,源源不绝,得甘露者甚众。
  还有一件隐隐约约的缘由:如今她盛装华服,足踏莲花座,前有瑞兽开道,后有从人簇拥,再没人敢与她争道了。这前呼后拥、万人之上所带来的荣耀与愉悦,世间实难有什么事能与之媲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