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13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在这时,大聪明去而复返,走到方重勇身后低声禀告道:“官家,军中有一寻常书吏,说是有要事进言。卑职走到大营门口时,他死死抱住卑职的大腿不放,不得已卑职只好把他带到帅帐来了。请官家定夺。”
  “嗯,你让他进来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
  如今他的幕僚团队规模很大,已经是类似于当年中书省的构架,一道命令发下去,怎么细化执行,都需要幕僚团队谋划,他只管大方向。因此类似于那种抄写卷宗和政令的小吏之流,方重勇人名没认全的有很多。
  不一会,大聪明口中的书吏来到帅帐,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儒雅。
  看样貌应该是个世家出身的读书人。
  方重勇这才想起来,此人曾经是李璘麾下幕僚的幕僚,只不过这类人现在都是不怎么受重用的。
  他能混到汴州府衙里面当书吏,还是韦子春推荐的。
  至于叫什么名字,方重勇压根就不记得了。类似职位的人物没有一千,一百还是有的。
  “卑职韩滉,韩休之子,见过官家。”
  这位书吏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
  韩休?
  方重勇一愣,随即想起来面前这人是谁了。
  韩休是开元时期的宰相,面前这位韩滉,年轻时作为宰相之子,可是混得很风光的。当然了,现在吃不开,也是因为当年太风光的缘故。
  某位官家是要篡位的,所以当年“深受国恩”之人,身上都被打上了标签。
  “说吧,什么事。”
  方重勇邀请韩滉坐下说事。
  “官家现在可是在担忧破吐蕃之事?”
  韩滉低声问道。
  “确实,你可以畅所欲言,无论说什么,本官都不会治罪的。”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
  “官家,不能破吐蕃,看似是吐蕃军无法战胜,实则是此消彼长而已。”
  韩滉不动声色说道。
  这话听起来有些意思,方重勇坐直了身体,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看着韩滉道:“愿闻其详!”
  “我军对于吐蕃人来说,实乃泰山压顶,稍有不慎他们便会全军覆没。
  再加上吐蕃在河西完全没有根基,若是失败,则会死无葬身之地!
  故而官家诱敌的办法不可能管用,被逼到墙角的吐蕃人,势必众志成城。
  他们军中将士抱团,我军又怎么可能获胜呢?”
  韩滉说出了吐蕃人不好打的一个关键原因:汴州军把吐蕃人逼得太狠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不置可否,不过心中却是觉得韩滉的话不无道理。别的不说,现在吐蕃赞普要搞达扎路恭,后者在前线肯定是谨小慎微的。吐蕃人谨慎,汴州军想赢就很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