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134节(2 / 4)
他忍不住开口劝说道:“太后,如今天下是什么局面,相信下官不说,你也是知道的。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太后想过要怎么办吗?”
元载问得很是隐晦,但只要武氏不傻,应该就能明白话语中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是为了“那件事”!
武氏不吭声,她不敢答应。因为不管她怎么想,史书也一定会记录得明明白白,按照方清的意思记录。
“这是官家的意思么?”
武氏实在是无法回避,开口询问道,语气平淡。
元载摇摇头道:“这不是官家的意思,是下官想问一问太后。天子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太后真的觉得,那个位子好坐么?”
武氏依旧不答。
元载继续劝说道:“有的时候,一个人若是死去,会死得完全没有价值,甚至死后还会被其他人编一个荒诞的理由,以至于后世嘲笑千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未必为真,但他失败了,编史书之人,就能将这样的事情堂而皇之的记下来。太后,官家是一个喜欢体面的人,下官已经不止一次在说了。”
“所以,元卿家是想哀家做什么呢?”
武氏无奈询问道。
“请太后下一份诏书,直言天子年少无法主持国政。天子之位,应该禅让于官家。
之后,满朝文武都会力劝太后收回成命,官家也会严词拒绝。此后,这件事便会不了了之。”
元载不动声色说道。
武氏一愣,她本人并没有什么玩弄权术的经验,但直觉上认为,元载所说之事,颇有些意味深长,绝非是无的放矢。
“元卿家所说之事,就不能等官家回汴州再说么?”
武氏反问道。
“下官说了,官家希望体面,也希望太后和天子体面,这只是下官的一点建议,是为了天子好。”
元载强调道。
武氏揣摩了一番,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
“那请太后现在便手写诏书吧。”
元载见武氏答应了下来,趁热打铁说道。
“这……”
武氏也没想到元载这么不要脸!她都答应下来了,肯定会发诏书的,没想到对方就这样沉不住气。
“好,哀家这便写!”
武氏咬牙切齿的说道,说完找来文房四宝,当即书写了一份诏书。
元载看到诏书上说天子愿意禅让给方清,以全国家,顿时心花怒放。
他压住内心的激动,将诏书收好后,对武氏行了一礼,然后脚步轻快的离开了紫宸殿!
第777章 今时不同往日
方重勇前世所知的那个,作为甘肃省会的兰州,如今叫做“金城”。没错,正是因为金城公主而得名。 ↑返回顶部↑
元载问得很是隐晦,但只要武氏不傻,应该就能明白话语中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是为了“那件事”!
武氏不吭声,她不敢答应。因为不管她怎么想,史书也一定会记录得明明白白,按照方清的意思记录。
“这是官家的意思么?”
武氏实在是无法回避,开口询问道,语气平淡。
元载摇摇头道:“这不是官家的意思,是下官想问一问太后。天子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太后真的觉得,那个位子好坐么?”
武氏依旧不答。
元载继续劝说道:“有的时候,一个人若是死去,会死得完全没有价值,甚至死后还会被其他人编一个荒诞的理由,以至于后世嘲笑千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未必为真,但他失败了,编史书之人,就能将这样的事情堂而皇之的记下来。太后,官家是一个喜欢体面的人,下官已经不止一次在说了。”
“所以,元卿家是想哀家做什么呢?”
武氏无奈询问道。
“请太后下一份诏书,直言天子年少无法主持国政。天子之位,应该禅让于官家。
之后,满朝文武都会力劝太后收回成命,官家也会严词拒绝。此后,这件事便会不了了之。”
元载不动声色说道。
武氏一愣,她本人并没有什么玩弄权术的经验,但直觉上认为,元载所说之事,颇有些意味深长,绝非是无的放矢。
“元卿家所说之事,就不能等官家回汴州再说么?”
武氏反问道。
“下官说了,官家希望体面,也希望太后和天子体面,这只是下官的一点建议,是为了天子好。”
元载强调道。
武氏揣摩了一番,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
“那请太后现在便手写诏书吧。”
元载见武氏答应了下来,趁热打铁说道。
“这……”
武氏也没想到元载这么不要脸!她都答应下来了,肯定会发诏书的,没想到对方就这样沉不住气。
“好,哀家这便写!”
武氏咬牙切齿的说道,说完找来文房四宝,当即书写了一份诏书。
元载看到诏书上说天子愿意禅让给方清,以全国家,顿时心花怒放。
他压住内心的激动,将诏书收好后,对武氏行了一礼,然后脚步轻快的离开了紫宸殿!
第777章 今时不同往日
方重勇前世所知的那个,作为甘肃省会的兰州,如今叫做“金城”。没错,正是因为金城公主而得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