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5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当着他们这两个朝廷高官的面!
  “好吧,方御史,别的先不说。就说五年之后,朝廷怎么还呢?
  今日朝廷没钱,五年后多半也是如此。”
  颜真卿疑惑问道。
  不是他灭自己威风,而是如今大唐摊子铺得太大了!国家财政每况愈下是肉眼可见的!
  “不用还啊,五年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方重勇理直气壮的说道。
  借了不还?
  颜真卿与郑叔清一脸疑惑看着他,似乎是在等待方重勇的解释。
  “不仅不用还,而且到时候朝廷还要再借一大笔!
  约定十年之后一起还!”
  方重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说完之后还得意洋洋。
  他这番话都把郑叔清和颜真卿都搞无语了。世间哪里有那么傻的人,被朝廷坑一次还不够,还得再被坑一次?
  “方御史,若是不还,怎么借得到呢?”
  颜真卿耐着性子询问道。
  “谁再借的话,十年后,朝廷给他家的田亩免税五年,再把本金还上。
  若是不借,前面欠的钱,等还完其他人的,最后再来还他的。
  毕竟,不借钱那就是让禁军饿肚子。既然这样,那禁军便只好去他家吃饭了,谁让他们家有钱呢?
  这也算是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吧。”
  方重勇摇头叹息道。
  嗯,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点歪理。
  颜真卿与郑叔清交换了一下眼神,也跟着一起摇头叹息,太踏马胡来了,简直不可理喻。
  真要这么操作,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二位都是朝廷高官,不沾铜臭,自然是不知道商贾富户们的想法。
  自古都是借钱的是耶耶,讨债的是孙子。
  为了大唐江山稳固,朝廷那必须得狠狠的找那些富户们借钱才行啊。
  大唐若在,他们便有机会收债。大唐若是亡了,他们血本无归。
  这便是民心所向。
  将来若是有人造反,这些人会第一个不答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某之见,朝廷找那些人借钱,未必是坏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