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44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河流的长度只要稍微长一点,流过来就直接干了,这里压根就没有小河流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伊州背靠折罗曼山(中天山的别称,西域那边随便找个山都叫“天山”,都是天山山脉的一部分),肯定是不缺水源的。山上雪水融化,从高处流经伊吾城,养育了这里的人民。
  而自汉代开拓西域以来,关中地区独有的“沟渠”技术,在这里因地制宜发扬光大,形成了人工开凿的地下河体系“坎儿井”,形成了城内“水不外露”的格局。
  看着一轮红日挂在某个被前人废弃的戍堡上,突兀的山丘,满地的黄沙,风吹而成的怪石,随着天色逐渐黯淡,颜色由黄转黑,而变得毫无生机,好像地狱里的景色一般。
  那是一种满是壮阔的压抑感。
  跟广袤的西域相比,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横扫西域这样的豪言壮语,在这样的景色下,似乎变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一般。
  方重勇将手握在疾风幻影刀上,整个人看上去似乎表情凝重,如同雕塑一般。
  何昌期小心翼翼凑过来询问道:“节帅可是担心北庭都护府的人不听调令?”
  “还有人敢不听调令么?”
  方重勇一愣,他倒是没想过有人敢在这个节骨眼当刺头。
  就算整个北庭都护府的军队都叛乱,以安西远征军的兵马也足以将其灭之,一两个刺头何足挂齿。
  不过话说回来,万一真有这么蠢的人,方重勇倒是想问问他,是依靠什么平安活到今日没被人给打死的。
  “方节帅,您是不知道啊,安西与北庭的都护府虽然跟节度府差不多,但还是稍有区别的。
  这两个更多是像岭南五府经略使一样。
  真打起来的时候,不光是驻地的唐军要出动,也要看情况调动当地部族的兵马。
  嘿嘿,这些部族的兵马虽然也听从调令,可他们的头领,却又未必可以如军中部将那样如臂指使。
  伊州的伊吾军,杂胡也。
  庭州的瀚海军,回纥也。
  唯有西州的天山军,是以汉民为主。
  这伊州的杂胡士卒可能不会闹事,可那些部落首领,还真能把节帅供起来不成?”
  何昌期面带不屑反问道。
  他说的不是没道理,正如沙州豆卢军与瓜州墨离军中的吐谷浑人不少一样,伊吾军与瀚海军中,也存在数量庞大的胡人。而且跟沙州等地不同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来自城旁部落,是所谓的“部落兵”。
  不是府兵,不是长征健儿,甚至不是屯田兵。
  大唐军制里面,总称是府兵或者募兵,某个时段以某种形式为主。但实际上,具体到某个地方某个细节,其唐军士卒来源又非常复杂。
  甚至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切讲究实用为主。
  安西北庭的兵马来源复杂,这是一个客观现象,现在追究其形成原因没有必要,它就这样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
  “我已经派段秀实去伊吾城中联络,你先带着人去巡夜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对何昌期的说法不置可否,只是心中留了个心眼。
  西域之行,看起来可能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啊。
  他暗暗感慨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