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44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可以理解为河西节度使,把朝廷赏赐的布匹,拿到长安支撑河西交子独立兑换,再用流通无碍的河西交子置办产业。最后用这些产业产出的东西,来支撑交子的流通,形成一个经济闭环。
  反正,朝廷对于这块也是放开了管制。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等于是给中央财政松绑了,退一万步来讲,中枢也省去了调拨布匹的运费。
  赚钱或者省钱的活计,在基哥那边都不是事,可以说百无禁忌。
  离开胡饼摊位后,方有德拿起手中的胡饼咬了一口,豆豉和羊肉混合的香气直冲大脑,令人忍不住就想再咬下一口。
  美味而廉价的食物,总是在民间。劳动人民总是用自己的智慧,将手里有限的食材,尽量做得好吃一些。
  方有德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回想起刚刚小贩那番话,却总觉得现在的大唐,好像走上了有别于前世的另外一条道路。
  另外一条不归路……一条未知的,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不归路。
  虽然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终点一定是人间炼狱!
  这让方有德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因为上一世经历过的经验教训,现在基本上已经用处不大了。露在水面上的敌人没剩下多少,潜伏于水下的敌人,却又一切都是未知。
  他将要面对的对手或下属或朋友,谁是“忠”,谁是“奸”,不再有明确答案了。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时候,是佛是魔,往往都在一念之间,谁敢说某个人天生就是坏人呢?
  人心隔肚皮,以后真相就在别人脑子里面,只能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方有德的“先知”优势,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
  今日,他已经正式进入了“凌烟阁”,达成了臣子可以达到的丰功伟业。在世人看来,方有德这辈子已经功成名就,可以躺着摸鱼安享晚年了。
  唯有他自己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该来的事情,一定会来!
  就像是刻骨的仇恨不会凭空消失一样。要么杀仇人,要么被杀死,或者二者同时发生,否则仇恨就会一直摆在那里,代代相传。
  直到人们用鲜血去洗刷。
  想到这里,方有德忽然觉得嘴里的胡饼不香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膻腥味。
  ……
  “杜子美啊,你让本相怎么说你好呢?”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书房里,这位大唐右相,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教训杜甫。
  “请右相恕罪,下官只是脑子一热……”
  杜甫有些羞愧的说道。他上朝那时候确有自己的私心,但大体上还是在为李林甫出头的。
  没错,李林甫这个人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官声也不怎么样,更是靠着门荫入仕,没有参加过科举。
  但是别人可以骂李林甫,甚至是写文章写诗骂,杜甫却不行。
  因为他科举是走的李林甫的门路,而且还不是行卷的门路,而是李林甫直接发话“点中”杜甫让他中进士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