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夜(出书版) 第26节(3 / 4)
2012年12月20日23点50分,陈秋原的手机失去信号。以此为时间信息,失踪事件触发。
大约二十分钟前,陈秋原与出租车司机联络,告知自己所在地为105县道近云岸地界,这是地点信息。
第一位嫌疑人,陈秋原同事周子阳,于事件触发前五分钟左右致电陈秋原,在时间信息上有所关联,但基站数据显示两人相距二十公里以上,地点信息不符,暂时踢出嫌疑人名单。
第二位,江久旭、陆冰燕夫妇。与陈秋原没有社会关系,但时间和地点信息均模糊吻合,很像肇事逃逸的案件模型。嫌疑最大,但没有证据。
第三位,陈秋原上司宋先平,两者疑似存在暧昧关系。事件触发时,宋先平正在自己家中,地点信息不符。但在时间信息上,却通过第二位嫌疑人间接产生关联。宋先平打电话给江久旭,就在事件触发前的两分钟内。
如果非要把两起案件牵扯到一起——起码黄宇和沈重认为这么做有必要——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一,宋先平为了掩盖自己和陈秋原的婚外恋情,借江久旭之手谋害陈秋原;二,宋先平的死亡,是一起伪装成坠海事故的凶杀案。
以此为基础,关于第二点,还存在两种可能性:凶手是江久旭,他的命门掌握在宋先平手中,为了自保杀人灭口;或者,凶手是陈秋原,为了复仇。
值得留意的是,失联当时,陈秋原已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如果妊娠没有终止,现在的她是个行动不便的孕妇。
这个推论虽然谈不上天马行空,但要成立,还有很多阻碍。
首先,江久旭甘愿把自己作为杀人之刀借给宋先平,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只是喝几杯咖啡那么简单。
其次,如果凶手是陈秋原,江久旭对她的谋害或控制必然以失败告终。那么陈秋原又去了哪里呢?当时警方全面铺开搜索行动也没有找到,她是怎么离开105县道的?
还有,凶手仅仅用一通电话就把宋先平拉进大海,简直像是从海底伸出招魂夺命的锁链一般。不可思议。
算了,想太远了,等技术科的报告再说吧。
印山城合上本子,关灯睡去。
第三章 原野明月(03)
观海平台中央的石雕人像大约两层楼高,头戴纶巾,身披长衫,衣襟下摆高高卷起来,仿佛海风不断。脚下是一个稳固的大理石底座,上面光秃秃的一个字也没有。
“他叫啥来着?”印山城叼着烟问沈重。
“那个……”沈重用食指戳着自己的眉心。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
石像面朝大海,神情肃穆,正午的阳光在眉骨下投出浓郁的阴影。创作者是想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气质吧。
“唉,他要是真长眼睛就好了。”
“真长了眼睛……我看也不行吧。”沈重仰望石像头部,“视线太高了,除非宋先平开的是敞篷车,否则还是看不到车里的情况。”
“也是。真是奇怪,一路过来,所有的探头都有夜视功能,唯独这个没有。”印山城指着伫立在平台出口,远远望去像路灯似的摄像头。
“因为这里算公共景观,设备规格和道路监控不一样,配置差一点也情有可原。”
“我不是说这个。”印山城吐出一口烟,朝路口走近两步,“怎么说呢,总感觉,这场意外是刻意设计给我们看的,就像是——魔术表演。”
“魔术?”
“嗯。魔术师先给观众展示所有可能做手脚的地方,变化前的瞬间,再挡住最关键的部分不被人看到。宋先平从家里出发一直到倒数第二个路口,车里的情况全程被监控拍下,这是前面的铺垫,就像魔术师说,看,没问题吧?然后在最后的节骨眼上来个浑水摸鱼。观众也会认为没问题。”
“你的意思……”
“对,宋先平在最后两个摄像头之间的那段路上,被人挟持了。” ↑返回顶部↑
大约二十分钟前,陈秋原与出租车司机联络,告知自己所在地为105县道近云岸地界,这是地点信息。
第一位嫌疑人,陈秋原同事周子阳,于事件触发前五分钟左右致电陈秋原,在时间信息上有所关联,但基站数据显示两人相距二十公里以上,地点信息不符,暂时踢出嫌疑人名单。
第二位,江久旭、陆冰燕夫妇。与陈秋原没有社会关系,但时间和地点信息均模糊吻合,很像肇事逃逸的案件模型。嫌疑最大,但没有证据。
第三位,陈秋原上司宋先平,两者疑似存在暧昧关系。事件触发时,宋先平正在自己家中,地点信息不符。但在时间信息上,却通过第二位嫌疑人间接产生关联。宋先平打电话给江久旭,就在事件触发前的两分钟内。
如果非要把两起案件牵扯到一起——起码黄宇和沈重认为这么做有必要——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一,宋先平为了掩盖自己和陈秋原的婚外恋情,借江久旭之手谋害陈秋原;二,宋先平的死亡,是一起伪装成坠海事故的凶杀案。
以此为基础,关于第二点,还存在两种可能性:凶手是江久旭,他的命门掌握在宋先平手中,为了自保杀人灭口;或者,凶手是陈秋原,为了复仇。
值得留意的是,失联当时,陈秋原已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如果妊娠没有终止,现在的她是个行动不便的孕妇。
这个推论虽然谈不上天马行空,但要成立,还有很多阻碍。
首先,江久旭甘愿把自己作为杀人之刀借给宋先平,两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只是喝几杯咖啡那么简单。
其次,如果凶手是陈秋原,江久旭对她的谋害或控制必然以失败告终。那么陈秋原又去了哪里呢?当时警方全面铺开搜索行动也没有找到,她是怎么离开105县道的?
还有,凶手仅仅用一通电话就把宋先平拉进大海,简直像是从海底伸出招魂夺命的锁链一般。不可思议。
算了,想太远了,等技术科的报告再说吧。
印山城合上本子,关灯睡去。
第三章 原野明月(03)
观海平台中央的石雕人像大约两层楼高,头戴纶巾,身披长衫,衣襟下摆高高卷起来,仿佛海风不断。脚下是一个稳固的大理石底座,上面光秃秃的一个字也没有。
“他叫啥来着?”印山城叼着烟问沈重。
“那个……”沈重用食指戳着自己的眉心。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
石像面朝大海,神情肃穆,正午的阳光在眉骨下投出浓郁的阴影。创作者是想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气质吧。
“唉,他要是真长眼睛就好了。”
“真长了眼睛……我看也不行吧。”沈重仰望石像头部,“视线太高了,除非宋先平开的是敞篷车,否则还是看不到车里的情况。”
“也是。真是奇怪,一路过来,所有的探头都有夜视功能,唯独这个没有。”印山城指着伫立在平台出口,远远望去像路灯似的摄像头。
“因为这里算公共景观,设备规格和道路监控不一样,配置差一点也情有可原。”
“我不是说这个。”印山城吐出一口烟,朝路口走近两步,“怎么说呢,总感觉,这场意外是刻意设计给我们看的,就像是——魔术表演。”
“魔术?”
“嗯。魔术师先给观众展示所有可能做手脚的地方,变化前的瞬间,再挡住最关键的部分不被人看到。宋先平从家里出发一直到倒数第二个路口,车里的情况全程被监控拍下,这是前面的铺垫,就像魔术师说,看,没问题吧?然后在最后的节骨眼上来个浑水摸鱼。观众也会认为没问题。”
“你的意思……”
“对,宋先平在最后两个摄像头之间的那段路上,被人挟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