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3)
她这个亲娘都不好多管,吴夫人一个外人,哪里来的脸?
第84章 顾胜入狱吴夫人这时候像是听……
吴夫人这时候像是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也看不见胡氏已经不高兴似的,继续道:“你怎么能不管孩子呢?尤其你还只有这一个闺女,怎么能纵容她胡来?”
胡氏不耐烦了,要不是还惦记着淮安府的产业,她是真的不想应付吴夫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吴夫人远在京城,她写封信回去让吴大人针对沈家的生意……不说沈府家大业大不会被一戳就死,那吴大人也总要顾及一下裴清策这个新科探花。大家都是官,新科探花怎么都要比他一个举人捐出来的官有前途,只要吴大人不蠢,应该不会听妻子的话胡闹。
想到此,胡氏出声:“我女儿从小就有主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婚事也是她自己寻的,至少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做错过选择。我一个后宅女眷,指手画脚的,还容易把她带沟里去。现在你明白了吗?”
她不是不管女儿,而是相信女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说这些话时,胡氏一脸的严肃,没有半分玩笑之意。
吴夫人总算发现了自己的话惹人不喜,她一脸的尴尬:“我是为你好……”
胡氏随口道:“你还是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随口一句话,却戳中了吴夫人的肺管子。
夫妻不睦,儿子也越来越不理解她……以前还对她有几分耐心,如今都不愿意坐下和她谈话了。
吴夫人想讨好儿子,所以才厚着脸皮就走了这一趟。
胡氏想到什么,问:“今天你来这里,吴举人知道吗?”
吴夫人尴尬:“我们是母子,他当然知道我的行踪。”
看见她这神情,胡氏决定把东西交到女婿手中,然后让女婿去问一问吴明知。
如果此事吴明知不知情,那女婿也没必要为难了。
吴明知果然不知道。
接到裴清策的邀约,吴明知欣然赴约,裴清策既然能够中一甲探花,就证明了他有本事。
虽说吴明知不坐臭号也有很大可能得中,看他到底是没中,心里还是没有底。在红山书院中,他丝毫不敢拿大,平时待人热忱,读书认真刻苦。若是能得裴清策指点一二,绝对有益无害。
即便是裴清策不愿意指点,只要两人交好,或者在旁人眼中他们俩感情不错,都对他有不少好处。比如拜访那些有名的学子或官员时,兴许旁人会看在裴清策的面上对他多几分耐心。
见了面,拿到了自己写下的一叠文章,再听了裴清策的话,吴明知只觉得无地自容。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夫妻不睦,父亲对母亲没有耐心,吴明知看着母亲的模样,忍不住心中生怜。
正是他对母亲有怜惜之意,所以才诸多忍让。没想到母亲竟然背着他做这种事。
母亲或许真是好意,可……吴明知在淮安府时还有几分自傲之心,到了京城后,遍地都是满腹才华的读书人,他夹在其中一点都不显眼。
他确实是想请裴清策指点自己,却也仅此而已。从未想过要求他将自己的文章送到皇上案桌上。
吴明知捏着那叠纸,一时间只觉得无地自容:“裴大人,这……”
尤其他心里还惦记着沈宝惜,往常总暗暗拿自己与裴清策相比,他知道自己比不上裴清策才华横溢,但自认品行不错,也够格心悦于她。
如今母亲做这事,丢脸之余,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沈宝惜了。
“这不是我本意,都是我母亲擅作主张……可能裴大人觉得我在狡辩,总之,谢谢裴大人告知此事。” ↑返回顶部↑
第84章 顾胜入狱吴夫人这时候像是听……
吴夫人这时候像是听不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也看不见胡氏已经不高兴似的,继续道:“你怎么能不管孩子呢?尤其你还只有这一个闺女,怎么能纵容她胡来?”
胡氏不耐烦了,要不是还惦记着淮安府的产业,她是真的不想应付吴夫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吴夫人远在京城,她写封信回去让吴大人针对沈家的生意……不说沈府家大业大不会被一戳就死,那吴大人也总要顾及一下裴清策这个新科探花。大家都是官,新科探花怎么都要比他一个举人捐出来的官有前途,只要吴大人不蠢,应该不会听妻子的话胡闹。
想到此,胡氏出声:“我女儿从小就有主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婚事也是她自己寻的,至少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做错过选择。我一个后宅女眷,指手画脚的,还容易把她带沟里去。现在你明白了吗?”
她不是不管女儿,而是相信女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说这些话时,胡氏一脸的严肃,没有半分玩笑之意。
吴夫人总算发现了自己的话惹人不喜,她一脸的尴尬:“我是为你好……”
胡氏随口道:“你还是先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随口一句话,却戳中了吴夫人的肺管子。
夫妻不睦,儿子也越来越不理解她……以前还对她有几分耐心,如今都不愿意坐下和她谈话了。
吴夫人想讨好儿子,所以才厚着脸皮就走了这一趟。
胡氏想到什么,问:“今天你来这里,吴举人知道吗?”
吴夫人尴尬:“我们是母子,他当然知道我的行踪。”
看见她这神情,胡氏决定把东西交到女婿手中,然后让女婿去问一问吴明知。
如果此事吴明知不知情,那女婿也没必要为难了。
吴明知果然不知道。
接到裴清策的邀约,吴明知欣然赴约,裴清策既然能够中一甲探花,就证明了他有本事。
虽说吴明知不坐臭号也有很大可能得中,看他到底是没中,心里还是没有底。在红山书院中,他丝毫不敢拿大,平时待人热忱,读书认真刻苦。若是能得裴清策指点一二,绝对有益无害。
即便是裴清策不愿意指点,只要两人交好,或者在旁人眼中他们俩感情不错,都对他有不少好处。比如拜访那些有名的学子或官员时,兴许旁人会看在裴清策的面上对他多几分耐心。
见了面,拿到了自己写下的一叠文章,再听了裴清策的话,吴明知只觉得无地自容。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夫妻不睦,父亲对母亲没有耐心,吴明知看着母亲的模样,忍不住心中生怜。
正是他对母亲有怜惜之意,所以才诸多忍让。没想到母亲竟然背着他做这种事。
母亲或许真是好意,可……吴明知在淮安府时还有几分自傲之心,到了京城后,遍地都是满腹才华的读书人,他夹在其中一点都不显眼。
他确实是想请裴清策指点自己,却也仅此而已。从未想过要求他将自己的文章送到皇上案桌上。
吴明知捏着那叠纸,一时间只觉得无地自容:“裴大人,这……”
尤其他心里还惦记着沈宝惜,往常总暗暗拿自己与裴清策相比,他知道自己比不上裴清策才华横溢,但自认品行不错,也够格心悦于她。
如今母亲做这事,丢脸之余,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沈宝惜了。
“这不是我本意,都是我母亲擅作主张……可能裴大人觉得我在狡辩,总之,谢谢裴大人告知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