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3)
“殿下……”
“本王帮你瞒天下人。”
***
张成平的尸体连夜被搬了出去。
站在将军府的门口,我叮嘱晏载,“张成平急着邀功,独自过来找我,应该不会跟其他人泄密,他在将军府外面行迹诡异等了半夜,我府上好多人都见到,我明日会散布消息出去,他心中不满我一些决断许久,半夜来找我理论,言辞激烈,拔剑出来,被我夺了剑,反斩了他。你还要去处理那个泄漏你身份的突厥人。其他俘虏,如果可能知道你身份,你知道该怎么办。”
“末将知道。”
“当年王越十万大军被突厥人所败,除了孔建木乱泄军机之外,未必没有张成平虚功冒进之错。本王早就想要杀他,跟你无关。你不欠他什么。”
晏载撩袍跪倒在地,双目通红。
“殿下再造之恩,晏载无以为报,从今往后,殿下之劳,便是晏载之劳。殿下有志,晏载粉身碎骨,豁出性命,为殿下酬志,绝不言悔。”
第53章
将军府上死了个人, 房间彻夜打扫,府上灯火通明,来来回回都是搬水和扫洒的下人, 许多本来歇息的人也被叫醒, 一派热闹。
张成平毕竟是参军, 王越原本的部队里面, 跟他亲近的兵将也有一些, 不好判断其中干系到什么程度,将军府就这样严阵以待。
第一天晚上, 风平浪静。
张成平的死似乎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为防止意外, 我仍然调了些兵,沿途守着, 一旦发生什么动乱,马上就能传信过来。
第二天, 安排好一切, 日上三竿,我终于撑不住回房歇息。
脱了衣服,突然之间就想起来晏载临走之前说的话,脑子里面的弦弹了一下, 回过味来。
他大概又误会了什么。
过去许多事情, 一下就排山倒海过来,在我脑子里面涌动——父皇叫我进宫之后对我的敲打,我外公写给他的信, 我坐在轿子里面遇刺,我二皇兄安排黎垣所设之计……
在我自己看,我清清白白。
但一些风言风语, 有时候也传到过我耳朵里面。
说我段景烨狼子野心,对皇位有所图谋。
张成平的事情在军中起了一些风波,不过没什么大事,马上我指派了一个新的参军,处州的局势稳定下来,朝廷派过来的新知州也到了——
之前那个,年纪大了,仗打了这么久,天天心惊胆战着,操劳下来,就死在了家里。
我和晏载还一起去了他的葬礼。
家里面人口众多,妻妾儿女,成群,也是当爷爷的人了,还有好几个吃奶的小娃,被人抱着在院子里面转来转去。
都是已经分家的儿子,这次回来奔孝。
晏载打听了一下,回来跟我说。说这个知州,从前也是一个才子,年少成名,在这一带许多人都认识,后来进京中了状元,就开始在各地做官。
似乎他总是站不对方向,每次到可以高升的时候,都会因为说错话被贬谪,回了京,又发往别的地方去做官。
后来年过半百,终于升了上去,再后来就被分来这里做官。
处州城破,突厥人把他抓了,关在牢里好一通折磨,他也没死。 ↑返回顶部↑
“本王帮你瞒天下人。”
***
张成平的尸体连夜被搬了出去。
站在将军府的门口,我叮嘱晏载,“张成平急着邀功,独自过来找我,应该不会跟其他人泄密,他在将军府外面行迹诡异等了半夜,我府上好多人都见到,我明日会散布消息出去,他心中不满我一些决断许久,半夜来找我理论,言辞激烈,拔剑出来,被我夺了剑,反斩了他。你还要去处理那个泄漏你身份的突厥人。其他俘虏,如果可能知道你身份,你知道该怎么办。”
“末将知道。”
“当年王越十万大军被突厥人所败,除了孔建木乱泄军机之外,未必没有张成平虚功冒进之错。本王早就想要杀他,跟你无关。你不欠他什么。”
晏载撩袍跪倒在地,双目通红。
“殿下再造之恩,晏载无以为报,从今往后,殿下之劳,便是晏载之劳。殿下有志,晏载粉身碎骨,豁出性命,为殿下酬志,绝不言悔。”
第53章
将军府上死了个人, 房间彻夜打扫,府上灯火通明,来来回回都是搬水和扫洒的下人, 许多本来歇息的人也被叫醒, 一派热闹。
张成平毕竟是参军, 王越原本的部队里面, 跟他亲近的兵将也有一些, 不好判断其中干系到什么程度,将军府就这样严阵以待。
第一天晚上, 风平浪静。
张成平的死似乎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为防止意外, 我仍然调了些兵,沿途守着, 一旦发生什么动乱,马上就能传信过来。
第二天, 安排好一切, 日上三竿,我终于撑不住回房歇息。
脱了衣服,突然之间就想起来晏载临走之前说的话,脑子里面的弦弹了一下, 回过味来。
他大概又误会了什么。
过去许多事情, 一下就排山倒海过来,在我脑子里面涌动——父皇叫我进宫之后对我的敲打,我外公写给他的信, 我坐在轿子里面遇刺,我二皇兄安排黎垣所设之计……
在我自己看,我清清白白。
但一些风言风语, 有时候也传到过我耳朵里面。
说我段景烨狼子野心,对皇位有所图谋。
张成平的事情在军中起了一些风波,不过没什么大事,马上我指派了一个新的参军,处州的局势稳定下来,朝廷派过来的新知州也到了——
之前那个,年纪大了,仗打了这么久,天天心惊胆战着,操劳下来,就死在了家里。
我和晏载还一起去了他的葬礼。
家里面人口众多,妻妾儿女,成群,也是当爷爷的人了,还有好几个吃奶的小娃,被人抱着在院子里面转来转去。
都是已经分家的儿子,这次回来奔孝。
晏载打听了一下,回来跟我说。说这个知州,从前也是一个才子,年少成名,在这一带许多人都认识,后来进京中了状元,就开始在各地做官。
似乎他总是站不对方向,每次到可以高升的时候,都会因为说错话被贬谪,回了京,又发往别的地方去做官。
后来年过半百,终于升了上去,再后来就被分来这里做官。
处州城破,突厥人把他抓了,关在牢里好一通折磨,他也没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