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所有敌人都能这般直接明了的摆在台面上,那该有多好啊。
  曹操短暂进行了一下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就将自己的经历投注于现实之中。
  非要在这场刺杀中找一找好处的话,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
  比如说原本曹操还有点着凉,结果医工搞出了这么惊险的一幕,之前觉得不适的地方,被这么一刺激几乎消失殆尽。
  仅从医疗结果来看,对方也算是在死前完成最后一单了。
  襄阳。
  或许是因为距离原因,在邺城造成不小轰动的刺杀事件,在襄阳只是引起了短暂的震惊,然后就被曹操送来的解释说明迅速摆平了。
  真正意义上说,或许不能称之为完全摆平,毕竟这件事情不仅荆州刘表旧部被牵连进去,连陆离都没有逃过,但因为曹操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并不信服,所以他们并没有多么困难的就从背锅的风险中解脱了出去。
  是真的解脱了吗?
  陆离心里清楚,事实未必当真如此。
  交流是很重要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但它也并非什么时候都绝对有用的。
  就比如这一次,陆离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曹操完全没有问的想法。
  在没有人提出疑问、表现出疑惑的时候进行解答,那不叫解释,那叫自说自话,那叫多此一举,那甚至会被称作做贼心虚。
  曹操是怎么想的,陆离并不清楚,但自己是怎么想的,陆离却是非常明白的。
  荀彧有荀彧的骄傲,陆离难道就是一个无条件迁就别人的存在吗,他已经解释的够多的了,这个时候要是继续解释,人设都要崩掉了呢。
  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廉价,显然对于任务的彻底完成不存在任何助力情况。
  这种遇到问题,一个不问,一个不说的情况,放到情感剧中,分分钟就要迎来一场大小虐,甚至可能成为be结局的导火索。
  而放到权谋剧中,也容易出现双方驴唇不对马嘴,最后导致一些奋斗目标功亏一篑的惨淡结果。
  但这是三国啊,嗯,往好处想,大家都是成熟的聪明人,应该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吧?
  陆离看着自己最后一项任务的进度条,决定要将所有破坏成功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
  这个时代,有人奉天子以讨不臣,而陆离如今正挟儿子以说(shuì)父亲。
  被对方找来的曹昂:6
  虽然要借着对方的儿子来传达消息,但这个消息怎么传才能显得自己没有那么主动,又让曹操可以欣然接受,又让曹昂不会觉得自己是纯粹在被利用,这里面还是有一番道在的。
  陆离以对曹昂的关心作为开头,父亲遭遇了那样的事情,作为对方的长子,万一暗中的人也迁怒于你想着要暗中下手可怎么是好呢。
  所谓的祸不及家人,在东汉可没有这个规矩,尤其像是曹昂这种已经出仕的家人,就更不在不受牵连的范围之内了。
  怕对方不以为意,陆离还用自己曾经遇刺的事情作为例子。
  比起曹操的遇刺,他的遇刺相对而言就要低调不少了,虽然曹操也为此动了刀子,但知道的人并没有太多。
  毕竟当初刺杀他的是属于天子外戚一派的人,这事传出去不好听不说,还容易招人非议。
  曹昂并不属于不知情者,当初他大父还为此念叨过,说什么这指不定是他们在那里自导自演,也就是对方没有玩过狼人杀,不然高低得大喊这是狼人自刀骗药。
  可知道归知道,其中的具体细节可不会有陆离这个亲身经历者知道的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