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第18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泽渊也被撵走,他要是留下,可瞒不住家里其他人的眼睛。
  二人立在贺府大门口,你不看我,我也不看你。
  只是两人的心情却微妙的重合,嫉妒与心中无法言说的苦涩……
  第120章
  年节前, 朝廷的大部分事渐渐停摆,人之长情,节日之前都没什么心思处理事情。
  贺云昭这个太子就算是做到一呼百应的程度, 底下的官员也不可能一直全力支持太子殿下的想法。
  贺云昭拿出奖励的银钱和鼓励的话语给他们打打鸡血, 通常只能维持两个月。
  奖励这种事还不能经常拿出来用, 也不能给全部的人用。
  经常用, 手底下的人就会对此麻木,全部都用, 没了对比那就更减弱了效果。
  甚至于年节前, 底下人还闹出一桩事来。
  源头还是‘贵物税’!
  贺云昭提出的为了填补盐政亏空而定下的‘贵物税’实在砍向有钱人的一把小刀。
  虽户部透露出的意思只是短期内为了填补亏空而提出的政令, 待到明年盐课收入恢复, 自然不需要这份恩外的税款来补亏空。
  但街头上挑着扁担的卖菜老头都清楚, 你把朝廷当天老爷才对, 要是真信了父母官那一套在大晋可没什么好日子过。
  国库一旦吃到‘贵物税’的好处就绝对不可能再次吐出来,吃到嘴里的东西还能扯出来不成,到时候就算是提出政令的太子殿下本人想要撤回那都是难上加难。
  更何况贺云昭本人也完全不想撤回。
  不过历来任何政令都是如此,一看官府驿报,政令讲的天花乱坠,只觉一旦实行, 全大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具体实施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
  贺云昭不想让自己提出的政令成为一纸空文,甚至于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敛财手段,所以在京城施行之初,她一直安排人全程盯着。
  她的手下人不多不少, 还算能用,除开赵同舟几个关系亲近的是同翰章书院出来的同门,其余人等均是从不同方向接受的人。
  她还特意挑选了一些籍贯非京城的官员拉拢, 避免她手下人中北方籍贯过多。
  屁股决定脑袋,贺云昭如今是大晋的太子,自然该考虑但是更加宽广的局面。
  她刻意避开翰章书院的学子的举动全都被丁老爷子看在眼里,任凭书院的几位先生如何急躁的想要引荐,老爷子完全不为所动,甚至躲去了城外的山上和夫人一起过一段田野生活。
  如果贺云昭不是太子,她走的是权臣的方向,那一旦她上位一定会对书院的学子大用特用。
  作为上位者最恨党争,作为权臣,那必须结党营私啊,结党就是为了营私,想要营私就要结党。
  这词也不知道谁发明的,简直给人提供了太多的灵感。
  不过如今贺云昭是太子,她需要人才为自己做事,却不能过于提拔书院的同门。
  第一是翰章书院的学子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庸碌之辈也不少。
  第二便是她心有忌惮,党争的最恐怖之处就在于一旦结党与其他党派有了利益冲突,那么党争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身处其中的任何人都无法叫停。
  贺云昭要是拉起了一个以学院出身为主要因素的党派,当太子时这个党派或许颇多助益,但当她登基后,这个党派可就不会听她的了。
  也正因如此,贺云昭吸收了大量不同籍贯不同出身的人归于麾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