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第181节(2 / 4)
羞涩的青年猛的抬起头,脸红的更加厉害, 眼眶湿润起来, “多谢殿下。”
贺云昭不在意的一摆手,“谢什么,要想做成大事,身体最重要。”
顾文淮点点头。
贺云昭问顾文淮道:“百官对贵物加税怎么看, 你可知知道?”
顾文淮略一回忆,他本就有过耳不忘之能,如今跟着太子他的地位水涨船高, 自然能听到更多的讨论。
谁说了什么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此刻挨个讲来也是条理分明。
商量此事时仅有阁老与户部官员在场,众人虽有些犹豫但是仍然赞同了此举,亏空需要及时补回,即使不拿贵物开刀,也是要从其他地方下手的。
对这些大官来说无关轻重,只要能把亏空补回来就好。
但对其他官员来说则是完全不同,或者说贺云昭提出的贵物税针对的就是中层官员与大多数富裕人家,金银香料等物本就是富人才会购买的。
这一层的人对此十分不满,税涨了,商户可不会自己傻傻承担,他们只会提高价格,将税款增加的这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于是富人们的花用就会增加,别以为有钱人就会慷慨,有钱人才是最吝啬的。
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只是疑惑“贵物税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香料的价格还要涨?”
“什么?玉石的价格也要涨?”
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面对提高价格的家养东西,先是排斥,心中暗暗抵制贵物税。
但人本就是不会被团结的,很快就有人站出来炫耀自己新买的东西,暗戳戳的提醒其他人,即使东西涨价了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这股风气一开,很快就有其他人慢慢的接受了这些东西的新价格。
这才是贺云昭选择拿贵重物品开刀的原因,因为针对的人群都是相对富裕的官商,即使他们对贵物税不满也做不了什么,能做出的最大反抗就是不买东西。
不买就不买,反正总有其他人会买。
贵物税的提高了两成,十二收上来的税款已经将盐政的亏空补上了三分之一。
顾文淮笑道:“户部清点了税款,都高兴很,要不是有殿下的办法,可能就要提高赋税,百姓可就苦了。”
贺云昭颔首,“没错,百姓已经很苦了,就不要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她看向顾文淮问:“曲瞻提出要从江南盐商身上找补,令他们立刻补齐税款,你当时也很反对,说说怎么想的?”
曲瞻的想想法与她不同,两人还争了半个多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
顾文淮将手臂搁在茶案上,道:“臣出身低微,见惯了百姓之苦,颇感同身受,而曲兄出身权贵之家,格局自然远胜于我。”
“盐政改革乃转运使提出后在朝廷的支持下施行的,盐商并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接受,若他们是故意不缴纳盐税收拾他们理所应当,但盐商本身却是因为盐场不出盐导致没办法卖盐回本,他们本身没有过错,若还要逼迫……有失道义。”
贺云昭满意的看向顾文淮,她道:“说的好,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朝廷的信誉,信誉一旦被毁了,那么接下来盐课方面的任何事情都很难被盐商信任。”
在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保护朝廷的信誉,提升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两人说话间谈起商税之事,贺云昭听了几句思考片刻后对着顾文淮吩咐道:“你看看我在翰林院时写好的文章,润色一二后以文社的名义发出去,一定要落在商税上,最好多强调从跨国税收降低。”
她起身将翻出来的厚厚一叠文章递给顾文淮。 ↑返回顶部↑
贺云昭不在意的一摆手,“谢什么,要想做成大事,身体最重要。”
顾文淮点点头。
贺云昭问顾文淮道:“百官对贵物加税怎么看, 你可知知道?”
顾文淮略一回忆,他本就有过耳不忘之能,如今跟着太子他的地位水涨船高, 自然能听到更多的讨论。
谁说了什么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此刻挨个讲来也是条理分明。
商量此事时仅有阁老与户部官员在场,众人虽有些犹豫但是仍然赞同了此举,亏空需要及时补回,即使不拿贵物开刀,也是要从其他地方下手的。
对这些大官来说无关轻重,只要能把亏空补回来就好。
但对其他官员来说则是完全不同,或者说贺云昭提出的贵物税针对的就是中层官员与大多数富裕人家,金银香料等物本就是富人才会购买的。
这一层的人对此十分不满,税涨了,商户可不会自己傻傻承担,他们只会提高价格,将税款增加的这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于是富人们的花用就会增加,别以为有钱人就会慷慨,有钱人才是最吝啬的。
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只是疑惑“贵物税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香料的价格还要涨?”
“什么?玉石的价格也要涨?”
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之中,面对提高价格的家养东西,先是排斥,心中暗暗抵制贵物税。
但人本就是不会被团结的,很快就有人站出来炫耀自己新买的东西,暗戳戳的提醒其他人,即使东西涨价了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
这股风气一开,很快就有其他人慢慢的接受了这些东西的新价格。
这才是贺云昭选择拿贵重物品开刀的原因,因为针对的人群都是相对富裕的官商,即使他们对贵物税不满也做不了什么,能做出的最大反抗就是不买东西。
不买就不买,反正总有其他人会买。
贵物税的提高了两成,十二收上来的税款已经将盐政的亏空补上了三分之一。
顾文淮笑道:“户部清点了税款,都高兴很,要不是有殿下的办法,可能就要提高赋税,百姓可就苦了。”
贺云昭颔首,“没错,百姓已经很苦了,就不要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她看向顾文淮问:“曲瞻提出要从江南盐商身上找补,令他们立刻补齐税款,你当时也很反对,说说怎么想的?”
曲瞻的想想法与她不同,两人还争了半个多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
顾文淮将手臂搁在茶案上,道:“臣出身低微,见惯了百姓之苦,颇感同身受,而曲兄出身权贵之家,格局自然远胜于我。”
“盐政改革乃转运使提出后在朝廷的支持下施行的,盐商并没有任何选择只能接受,若他们是故意不缴纳盐税收拾他们理所应当,但盐商本身却是因为盐场不出盐导致没办法卖盐回本,他们本身没有过错,若还要逼迫……有失道义。”
贺云昭满意的看向顾文淮,她道:“说的好,还有一点至关重要,朝廷的信誉,信誉一旦被毁了,那么接下来盐课方面的任何事情都很难被盐商信任。”
在有其他方法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保护朝廷的信誉,提升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两人说话间谈起商税之事,贺云昭听了几句思考片刻后对着顾文淮吩咐道:“你看看我在翰林院时写好的文章,润色一二后以文社的名义发出去,一定要落在商税上,最好多强调从跨国税收降低。”
她起身将翻出来的厚厚一叠文章递给顾文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