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2 / 3)
而在两人争气之前,四爷的任命先下来了,李璟从原本普通的侍卫成了御前侍卫,每天都能见到四爷。
李璟原本还有点忐忑,但转念一想,每天都能盯着皇上也不错,算是帮妹妹看着皇上了,有时还能给外甥点情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见见妹妹和外甥。
和李璟相比,李琚的任命就复杂多了,他从翰林院出来,被外派到南方那边。
官职不大,但做好了有相当大的升职空间。
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二次任命自然也引起了不少注意,只是都是李家人,官职也不算大,引起注意没多久就散了。
这时更引人注意的事情来了——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回京。
十四阿哥本应该在康熙驾崩之时就赶回来的,那时康熙也有意让十四阿哥回京,但康熙突然病倒,事情也不了了之,随后四爷登基。
四爷皇位还不稳,自然没有让十四阿哥回来的意思,在军中还有人牵制十四阿哥,到了京中,朝中支持十四阿哥的人不少,四爷不想冒险。
现在不一样了,马上就是登基大典了,四爷的位置也差不多稳了,十四阿哥回来也没用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四爷终于愿意让十四阿哥回来了。
“四哥还真是小气。”十四阿哥一见到四爷就是一顿阴阳怪气,一点都不在乎四爷是不是皇上。
四爷脸色一僵,但很快恢复了,“十四弟还是一点都没变。”
说话还是那么让人讨厌。
十四阿哥有恃无恐,两人是亲兄弟,他自己还有军功,四爷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反正他回来了,四爷也不会让他出去带兵了,那就无所谓了。
“我知道四哥你担心什么,你现在皇位坐稳了,我也不惦记了,放心,我回来了就没想着走。”十四阿哥道:“你直接给我一个爵位,我每天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没事再进宫看看额娘。”
四爷确实是这么想的,但现在经有十四阿哥自己提起来,四爷这么想都觉得憋屈。
“你先去看看额娘,他很想你,至于你的爵位…会按照你的功劳给的。”
十四阿哥起身,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但才走出去,他又退了回去,“如果是让年羹尧接替我的位置,那四哥你要小心了。”
四爷陷入沉思,他确实有意让年羹尧接替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他需要人镇守在那边,十四有能力,但不能长时间在外,年羹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十四阿哥的提醒肯定不是没有理由的,只能是十四发现了什么。
四爷忌惮十四阿哥是一回事,信任他又是另一回事。
“苏培盛,去查查年羹尧。”
-
登基大典之前,四爷终于想起要将后院的人接进宫了,而在接这些人进宫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腾位置。
王府那边不是没人催促,但每次四爷让苏培盛给的理由就是没有腾出位置,这理由也是真的,只是这理由有点问题,是他没有主动让后宫的那些人腾出位置。
四爷的行踪很固定,不是在永寿宫就是养心殿,连永和宫都没去过,因此他也无所谓后宫腾不腾位置,要不是登基之前不把王府的人接进宫不太好,他还能让那些人继续等下去。
而四爷让人腾位置的方法也格外简单粗暴,康熙的后宫人数实在是多,只慈宁宫根本装不下,再加上太后不愿意迁宫,他干脆将紫禁城一分两半,和养心殿离的近的西六宫为他的后宫,离的远的东六宫则装康熙留下的那些太妃,永和宫也正好在东六宫。
东六宫和西六宫之间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作为阻隔,能算得上是天然屏障,这个计划怎么看怎么完美。
再一看,永寿宫也正好在西六宫,四爷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下了。 ↑返回顶部↑
李璟原本还有点忐忑,但转念一想,每天都能盯着皇上也不错,算是帮妹妹看着皇上了,有时还能给外甥点情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见见妹妹和外甥。
和李璟相比,李琚的任命就复杂多了,他从翰林院出来,被外派到南方那边。
官职不大,但做好了有相当大的升职空间。
皇上登基之后的第二次任命自然也引起了不少注意,只是都是李家人,官职也不算大,引起注意没多久就散了。
这时更引人注意的事情来了——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回京。
十四阿哥本应该在康熙驾崩之时就赶回来的,那时康熙也有意让十四阿哥回京,但康熙突然病倒,事情也不了了之,随后四爷登基。
四爷皇位还不稳,自然没有让十四阿哥回来的意思,在军中还有人牵制十四阿哥,到了京中,朝中支持十四阿哥的人不少,四爷不想冒险。
现在不一样了,马上就是登基大典了,四爷的位置也差不多稳了,十四阿哥回来也没用了。
基于这样的原因,四爷终于愿意让十四阿哥回来了。
“四哥还真是小气。”十四阿哥一见到四爷就是一顿阴阳怪气,一点都不在乎四爷是不是皇上。
四爷脸色一僵,但很快恢复了,“十四弟还是一点都没变。”
说话还是那么让人讨厌。
十四阿哥有恃无恐,两人是亲兄弟,他自己还有军功,四爷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反正他回来了,四爷也不会让他出去带兵了,那就无所谓了。
“我知道四哥你担心什么,你现在皇位坐稳了,我也不惦记了,放心,我回来了就没想着走。”十四阿哥道:“你直接给我一个爵位,我每天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没事再进宫看看额娘。”
四爷确实是这么想的,但现在经有十四阿哥自己提起来,四爷这么想都觉得憋屈。
“你先去看看额娘,他很想你,至于你的爵位…会按照你的功劳给的。”
十四阿哥起身,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但才走出去,他又退了回去,“如果是让年羹尧接替我的位置,那四哥你要小心了。”
四爷陷入沉思,他确实有意让年羹尧接替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的位置,他需要人镇守在那边,十四有能力,但不能长时间在外,年羹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十四阿哥的提醒肯定不是没有理由的,只能是十四发现了什么。
四爷忌惮十四阿哥是一回事,信任他又是另一回事。
“苏培盛,去查查年羹尧。”
-
登基大典之前,四爷终于想起要将后院的人接进宫了,而在接这些人进宫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腾位置。
王府那边不是没人催促,但每次四爷让苏培盛给的理由就是没有腾出位置,这理由也是真的,只是这理由有点问题,是他没有主动让后宫的那些人腾出位置。
四爷的行踪很固定,不是在永寿宫就是养心殿,连永和宫都没去过,因此他也无所谓后宫腾不腾位置,要不是登基之前不把王府的人接进宫不太好,他还能让那些人继续等下去。
而四爷让人腾位置的方法也格外简单粗暴,康熙的后宫人数实在是多,只慈宁宫根本装不下,再加上太后不愿意迁宫,他干脆将紫禁城一分两半,和养心殿离的近的西六宫为他的后宫,离的远的东六宫则装康熙留下的那些太妃,永和宫也正好在东六宫。
东六宫和西六宫之间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作为阻隔,能算得上是天然屏障,这个计划怎么看怎么完美。
再一看,永寿宫也正好在西六宫,四爷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