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7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一方面,吐蕃军的掠夺性使吐火罗各国对吐蕃十分戒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宗教往来,吐蕃军队对吐火罗各国都没有能渗透进去,除了朅师国。
  而坏消息首当其冲就是朅师国,亲大唐的国王一家被杀,吐蕃重新扶持了亲吐蕃的国王上位,并在朅师国驻军三千人。
  第二个坏消息是,吐蕃在大勃律重新筑城,驻军七八千人。
  或许是吐蕃的目标暂时没有指向安西,所以他们没有对小勃律下手,峡谷对岸的小勃律也装糊涂,对吐蕃军不断向西扩张视而不见,也不向安西汇报,这就导致这些年安西对吐蕃军的西扩一无所知。
  很多事情比较巧合,就在吐蕃准备了多年,准备开始对吐火罗大展手脚之时,唐军也展开了对吐蕃军的打击。
  唐军走的依旧是瓦罕走廊,大军沿着播密川向西而行,抵达昏驮多城后再折道向下,穿过上千里的雪山峡谷,抵达护蜜国。
  护蜜国是一个产粮之国,也是唐军最后一站休息之处,再向东走三百多里就是朅师国。
  唐军一万五千骑兵加上两万头骆驼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昆仑山和葱岭一带,虽然海拔也在四千米以上,但它和青藏高原相比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主要以高山河谷地形为主,如果是翻越雪山,海拔就是四五千米,气候寒冷,呼吸困难。
  可如果走在河谷内,海拔一下子就降到一两千米,氧气充足,空气新鲜,植被充裕,河流也很多,行军就比较舒服了。
  其实走护蜜国是绕道而行,多走了上千里路程,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基本上一路都在河谷行军,只有一小段雪山高原。
  唐军在护蜜国休整了三天,大军开始掉头东行,沿着一条河谷向朅师国浩浩荡荡杀去。
  这条路当年李邺走过,在朅师国熬过一个缺粮的冬天后,李邺带着数十人来到护蜜国买粮食,在这里遇到了莲花生大师。
  这条几百里的河谷是朅师国通往吐火罗的必经之路,吐蕃人极为重视,距离朅师国还是五十里,两座堡垒矗立在前面,阻塞了唐军的去路。
  几名唐斥候刚刚靠近,立刻被石堡内的吐蕃士兵发现了,乱石飞射,一名唐军斥候躲闪不及,被飞石击中面部,鼻梁骨被打断,满脸是血,被其他几名唐军士兵救了回去。
  席万里站在一块大石上,用千里眼观察数百步外的吐蕃军堡垒,吐蕃军堡垒位于高处,居高临下,堡垒是用大石砌成,颇为坚固,分上下两侧,第三层顶台上似乎也有士兵。
  “将军,他们点烽火了!”
  席万里放下千里眼,旁边一座堡垒上燃起狼烟,直冲谷顶。
  收拾这两座堡垒比较容易,席万里当即对副将荔非雷令道:“派三名神射重弩手,用箭雷炸塌堡垒!”
  对付这种堡垒,其实火炮是最合适的,但发给安西的改良版火炮还在路上,安西这里还是长辫子火炮,军队普遍不太喜欢,他们更喜欢箭雷,方便实用,威力强大。
  当即有三名重弩手奔上去,每人配两名副手,副手负责上弦点火。
  距离堡垒两百五十步左右,他们找到了掩护点,三人各趴在一块大石上,举弩瞄准了右边堡垒中层的窗户,辅助士兵点燃了火绳。
  ‘咔!咔!咔!’三支重箭同时射出,精准地射进了窗户中,瞬间三声爆炸在右边堡垒内响起,随即滚滚浓烟从窗户喷出。
  紧接着又是三支弩箭射出,同样从中层窗户精准射入,堡垒内再次响起剧烈的爆炸。
  “轰隆!”
  两次爆炸使右边的堡垒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了。
  三名神射手又准备射左边一座堡垒,副将荔非雷大喊道:“不用射了,敌军已经跑了!”
  神射手放下了重弩,数十名唐军士兵奔过去查看,片刻大喊道:“吐蕃士兵都跑光了!”
  主将席万里催马上前去查看,左边堡垒内都空了,里面还有不少粮食和十几头高原驴子,吐蕃士兵果然跑光了。
  右边的堡垒坍塌,到处是血迹,似乎炸死压死了不少人。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堡垒拆除,一共清理出三十八具吐蕃士兵尸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