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2 / 3)
很久之后,苍耳终于抬起头,对黄雅芳露出一个笑容。
“这次,真的两清了。再见,妈妈。”
“小耳朵,你……”楼下再次传来急切的鸣笛声,将黄雅芳惊醒。
“你一定要过得比我好。”
说完这一句,黄雅芳决然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苍耳站在高处,远远看着黄雅芳上车,离开。
她久久没有动作,只看着车子离开的方向,放空。直到鲜红的晚霞打到她脸上,苍耳才终于笑了。一边笑,一边泪如雨下。
原来她早就已经不再渴求爱了,只是想要一个答案。
苍耳又哭又笑地看着夕阳,她知道,自己心里最后那块缺失的拼图,终于拼上了。
想通这件事后,她擦干眼泪,迅速冲过走廊,跑下楼,发了疯一般往外跑。
她要去酒店,把这件事告诉小祝老师,问他那个憋在心里的问题。
夕阳下,苍耳飞奔过广场、大道。周围的学生们说说笑笑,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朝气与希望。可苍耳谁也不羡慕,此刻她的心丰沛到了极点。
然而在路过篮球场旁边的展示栏时,她突然停住脚步。
栏板上有一张照片吸引了她的目光,苍耳神色疑惑地一步步靠近。
那是一个展示历届校篮球赛风采的板块,最中间有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人跃起投篮的瞬间,他浑身的肌肉充分调动起来,神情极为专注。
更重要的是——他和小祝老师长了一模一样的脸。
第77章 解放
祝江是在答应做苍耳的指导老师后很久,才知道这次的比赛地点在华东大学——祝旻的学校。
祝旻是一个完美的哥哥。虽然只比祝江早出生几分钟,却从小视照顾弟弟为己任。祝江一直跳级,身边没有什么同龄人,因此祝旻不仅是哥哥,也是他唯一的朋友。祝旻会耐心地带着祝江去触摸他不熟悉的普通人的世界,把他从图书馆和实验室拽出来,玩这个年纪男孩子该玩的东西。
然而兄弟俩难免被对比,普通人祝旻虽然尽力做到品学兼优,但他的成就在天才弟弟面前不值一提。祝旻面对着双重心理压力,一方面因为远比不上弟弟而羞惭,另一方面不允许自己对弟弟有一丝嫉妒。
在外界评价和内心撕扯的反复折磨中,祝旻高中时患上了抑郁症。但他伪装得太好,只肯把温暖和笑容留给他深爱的家人,痛苦留给自己消化。
即便是这样,祝旻依然坚持考上了 985 高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觉得自己和弟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虽然自己走得比他慢,但人生还长,他可以花四年读完大学,花三年读完硕士,再花五年读博士。弟弟达到的高度,自己也能达到,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可他没想到,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为了追赶弟弟的脚步,祝旻填报了自己并不擅长、但听起来非常高深莫测的数学系。繁重而高难度的课业很快压垮了他。眼看班上同学都能理解课堂内容,甚至主动挑战更高阶的难题,自己却连书本上的基础例题都解不开,祝旻再次陷入深深的恐慌。自己的人生就像数学一样,永远都解不开。
在祝江博士毕业、即将赴美攻读博士后这年,大三的祝旻因为挂科数过多而被学校劝退。
祝江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在他心中,哥哥始终是那个抱着篮球、面带微笑的大男孩。无论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从小时候吃东西总被噎住,到长大后被同学欺负,他总是第一次出现,帅气地摆平一切。哥哥是他心里完美男人的标杆,每次向人提起祝旻,他总是一脸骄傲。
直到祝江出国前夕,祝旻纵身一跃,祝江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后来,是祝旻的心理医生向他们提供了祝旻这些年来的咨询记录,祝江才后知后觉地知道,自己的存给给哥哥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如果没有自己的存在,哥哥本可以拥有被所有人艳羡的完美人生。
祝江曾以为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让他能够早早进入科研的世界,自由探索最精妙的奥义。直到那是他才发觉,天赋是一种诅咒,让他失去最爱的人。
他戴上哥哥手腕上破碎的手表,从此将自己放逐到无边无际的痛苦中,拒绝原谅自己。 ↑返回顶部↑
“这次,真的两清了。再见,妈妈。”
“小耳朵,你……”楼下再次传来急切的鸣笛声,将黄雅芳惊醒。
“你一定要过得比我好。”
说完这一句,黄雅芳决然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苍耳站在高处,远远看着黄雅芳上车,离开。
她久久没有动作,只看着车子离开的方向,放空。直到鲜红的晚霞打到她脸上,苍耳才终于笑了。一边笑,一边泪如雨下。
原来她早就已经不再渴求爱了,只是想要一个答案。
苍耳又哭又笑地看着夕阳,她知道,自己心里最后那块缺失的拼图,终于拼上了。
想通这件事后,她擦干眼泪,迅速冲过走廊,跑下楼,发了疯一般往外跑。
她要去酒店,把这件事告诉小祝老师,问他那个憋在心里的问题。
夕阳下,苍耳飞奔过广场、大道。周围的学生们说说笑笑,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朝气与希望。可苍耳谁也不羡慕,此刻她的心丰沛到了极点。
然而在路过篮球场旁边的展示栏时,她突然停住脚步。
栏板上有一张照片吸引了她的目光,苍耳神色疑惑地一步步靠近。
那是一个展示历届校篮球赛风采的板块,最中间有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人跃起投篮的瞬间,他浑身的肌肉充分调动起来,神情极为专注。
更重要的是——他和小祝老师长了一模一样的脸。
第77章 解放
祝江是在答应做苍耳的指导老师后很久,才知道这次的比赛地点在华东大学——祝旻的学校。
祝旻是一个完美的哥哥。虽然只比祝江早出生几分钟,却从小视照顾弟弟为己任。祝江一直跳级,身边没有什么同龄人,因此祝旻不仅是哥哥,也是他唯一的朋友。祝旻会耐心地带着祝江去触摸他不熟悉的普通人的世界,把他从图书馆和实验室拽出来,玩这个年纪男孩子该玩的东西。
然而兄弟俩难免被对比,普通人祝旻虽然尽力做到品学兼优,但他的成就在天才弟弟面前不值一提。祝旻面对着双重心理压力,一方面因为远比不上弟弟而羞惭,另一方面不允许自己对弟弟有一丝嫉妒。
在外界评价和内心撕扯的反复折磨中,祝旻高中时患上了抑郁症。但他伪装得太好,只肯把温暖和笑容留给他深爱的家人,痛苦留给自己消化。
即便是这样,祝旻依然坚持考上了 985 高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觉得自己和弟弟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虽然自己走得比他慢,但人生还长,他可以花四年读完大学,花三年读完硕士,再花五年读博士。弟弟达到的高度,自己也能达到,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可他没想到,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为了追赶弟弟的脚步,祝旻填报了自己并不擅长、但听起来非常高深莫测的数学系。繁重而高难度的课业很快压垮了他。眼看班上同学都能理解课堂内容,甚至主动挑战更高阶的难题,自己却连书本上的基础例题都解不开,祝旻再次陷入深深的恐慌。自己的人生就像数学一样,永远都解不开。
在祝江博士毕业、即将赴美攻读博士后这年,大三的祝旻因为挂科数过多而被学校劝退。
祝江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在他心中,哥哥始终是那个抱着篮球、面带微笑的大男孩。无论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从小时候吃东西总被噎住,到长大后被同学欺负,他总是第一次出现,帅气地摆平一切。哥哥是他心里完美男人的标杆,每次向人提起祝旻,他总是一脸骄傲。
直到祝江出国前夕,祝旻纵身一跃,祝江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后来,是祝旻的心理医生向他们提供了祝旻这些年来的咨询记录,祝江才后知后觉地知道,自己的存给给哥哥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如果没有自己的存在,哥哥本可以拥有被所有人艳羡的完美人生。
祝江曾以为天赋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让他能够早早进入科研的世界,自由探索最精妙的奥义。直到那是他才发觉,天赋是一种诅咒,让他失去最爱的人。
他戴上哥哥手腕上破碎的手表,从此将自己放逐到无边无际的痛苦中,拒绝原谅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