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第9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消息递到领导那里,茶厂主管销售的副厂长特意过来了一趟,感谢s市来的客人。
  叶嘉宜趁机提出加工茶叶的事。
  开始副厂长还不大愿意,毕竟他们是国营厂,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夏茶收上来,他们得做成茶饼。
  但生意嘛,靠的是谈。
  “你们的今年的销售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们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多买些今年的新茶。另外咱们还可以签订长期合同,每年我都可以从你们厂购买一定量的茶。”
  叶嘉宜指着赵兴邦道:“这是我的律师,如果价钱合适,你们又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当场签下合同。”
  她这话,一击必中。
  副厂长是管销售的,销售科长的工作任务也是销售。叶嘉宜让茶厂加工茶叶,对他们而言,只有麻烦,没有好处。
  可这个加工任务伴随的是销售额度的提升,还是长期合作,那他们就很乐意促成这个事了。
  关铎开口加码:“如果你们愿意加工茶叶,且茶的价格合适,我也每年购买一定量的茶叶。”
  副厂长和科长大喜。
  科长连忙问:“那你们这次买多少?每年买多少?”
  “这次我要一千饼。”叶嘉宜道,“每年不少于一千饼。”
  今年的头采古树春茶制成的老班章茶饼,每饼才八元钱,你敢信?其他寨子的茶也贵不到哪里去。平均下来,每饼十元不到。
  按十元算,一千饼,也才一万块钱。二十年后,这一万块钱就可以变成一千万。
  投资小,收益高,没有风险,无需劳神。
  有什么能比这个生意更好做的?
  当然,茶叶价格一年年涨,明年后年勐海茶厂的茶就不是这个价了。
  但她赚钱的速度不慢,每年购入茶叶的钱她还是能拿出来的。
  最主要的就是能拿到正宗的勐海茶厂的头采古树春茶。
  头采古树春茶,后世是有价无市。市面上到处充斥着台地茶、拼配茶。
  一点点原料,跟其他茶拼配在一起,就敢号称正宗古树茶,卖几百块钱一饼。就这,还是良心茶了。
  她加了一句:“不过必须是头采古树春茶,别的茶我不要。这一点,必须写进合同里。另外,我每年需要加工茶叶,加工费按市价算,你们得接我的加工任务,这一点也得写进合同去。”
  对于“必须是古树茶”这个条件,副厂长和科长根本不在意。
  他们茶厂的原料都是各大寨子里的古树茶,只是“头采春茶”,这个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他们而言也没什么难度。
  反正每年茶叶都有一茬“春季头采”,他们茶厂都会收。这一茬茶叶,卖给谁不是卖?
  “价格呢?”副厂长问道。
  “随行就市。”叶嘉宜道。
  她带着后世的记忆而来,明知道古树普洱的价格会疯涨,她跟勐海茶厂签个二十年合同,并把茶厂此后二十年所有的茶包圆,对这几个寨子的茶实行垄断,对她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她能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