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此之后,他整顿吏治,治理蝗灾,政局能稳定下来,他有卓越之功。”
  李隆基也想起了往事。
  他想起了一路辅佐自己的宰相姚崇,想起了年轻时意气风发想干一番大事业的自己。
  画面又在变化。
  这回是一人手拿笏板,义正言辞,激言上谏。
  韩休道:“这是宋璟。”
  颜真卿抬起头,慢慢端详着这上谏的画面。
  他还记得宋公去世引万民来拜的场景。
  而当时的他,就是拜宋璟的万民之一。
  如今隔世经年,他身兼要职,在朝廷之中也能有一席之地。此时他站的地方,或许也曾是宋公经过之地。
  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样的大殿之间,新老大臣对大唐的一腔忠心,在不断传承。
  韩休想着宋璟临死前的嘱托,几乎泣不成声。
  那张带着折痕的,已经泛黄的纸仍旧在他书房之中好好保存。
  可那张纸啊,已经有许多年,都没有再拿出来了。
  韩休看向同样在缅怀的李隆基,发自内心地笑了。
  现在这个帝王已经成熟了,他已经不再需要那个紧箍咒了。
  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了。
  他开口:“‘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宋公守文以持正,直言上谏,引领清明的政治风气,真王佐才也!”
  画面上出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这是泰山。
  泰山之上,明黄衣袍的皇帝带领众人立于山之巅。
  而离皇帝最近的位置,站着一个老人。
  一向稳重的张九龄内心情绪喷薄而发。
  这是张公张说,这是一手将他提拔上来的张公。
  他在去世之前仍旧时时刻刻指点着自己,让自己不要孤高自傲,切莫走上他的老路。
  于是他也开始学着从空中的阁楼走下来,尽心为老板姓办着实事。
  他记得张公办公处的牌匾题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浩大气象之中,孕育新生。
  若张公能看到如今安史之乱已被阻止,盛世依然存在,想必也能安心了。
  张九龄道:“张说,文成典礼,当朝师表,一代词宗。辅佐陛下将大唐盛世推至顶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