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了想,李白又摇头失笑。
  愁,何来愁?
  他李太白无愁可愁啊。
  天幕之上,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往东流去,而将的两侧是起伏的山峰。
  一叶扁舟行于河的正中央,船上白帆高挂。
  初升旭散发出的光从山峦之间溜了过来,照在了船上,也照在了李白的身上。
  山的尽头,地平线之上,是缓缓升起的朝阳。
  宇文融小声嘀咕:“怎么又倒回来了。”
  其他官员也在疑惑:“是啊,这不就是李白刚出蜀时的画面吗?”
  还有人自信开口:“那诗我都还能背下来呢,‘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对对对,没错,确实是这样的。”
  “莫不是天幕搞错了吧?”
  “是啊 ,只是这李白的影子在磅礴之景中,显得有些小的,不能从面容来分辨此时的李白究竟是何年岁。”
  “我看李白挺年轻的啊,老人哪里有这样昂扬的精神。”
  “我同意,这时候的李白可是经历了大悲大喜,不但经历下狱之苦,更是饱受死亡的威胁,流放一路上虽不算苦,但那毕竟是流放啊,谁心里又能真的不难过呢。”
  就在众人几乎都要以为天幕上的人是青年时期刚出蜀李白的时候,神音传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得知大赦天下消息而作的诗,这年李白五十八岁。】
  文武百官皆惊:“这居然是李白五十八岁所作?”
  “我只当这是个年轻人。”
  “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还……是了,李白以为是与好友们永别,在这时知道大赦的消息,肯定是迫不及待踏上回程之路的。”
  张九龄叹息:“哀伤的猿啼在李白听来都不觉得悲伤了,小舟轻快,能带他驶过绵延不绝的山峰。”
  “‘轻舟已过万重山’,死亡的威胁,流放的苦楚,竟被李白这样简单带过了。”
  “这轻舟带他驶过绵延的山峦,竟像是带他驶去了刚出蜀的那片水。”
  天幕上,李白依旧在乘船。
  那远看如意气风发青年的李白,脸上皱纹清晰可见。
  但他是笑着的,眼中清明,没有半分浑浊。
  他看着面前初升的朝阳,恍然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一如三十四年前,一人一剑出蜀,带着一双新奇的眼睛来瞧瞧这盛世是如何模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