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词很小众。
  或许文艺电影商业化能够因为制片获取更高票房的天然动机被大众理解,那么商业电影的艺术化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
  最后再来回答一个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
  ——池依梨的演技。
  之前在《录像带》专场有评价过池依梨的演技——在众多老戏骨里还算合格,细节处理上也有惊喜,但遗憾的是表演痕迹过于明显,更遑论放在更为跌宕的商业电影、比起朴赞郁来说不太会调教演员的金成洙。
  表演痕迹明显与过分在意镜头是爱豆文化的通病。
  没有上映之前这部电影的营销是这样的:
  「supernew:池依梨牺牲大演丑女,3月25日《筹码》上映」jpg.
  同事和我说,影片主要的营销方向如果集中在这一个演员身上,那么除了池依梨的粉丝没有人会想坐在影院尝个浅淡......凭借三言两语的描绘,《筹码》就被染上烂片的底色,让人怀疑会不会是爱豆特供电影呢?
  我带着这份担心、带着全组人的担心,跨国去看的《筹码》,但开场20分钟,一场戏的出现,让我一下子安心了。
  ...
  说完这个场景,再来从整体说说她的表演。
  影片中的玉真一直垂着眼睛,或者说没有正面镜头,哪怕是堂姐被摧残的那一场戏,也只给了她眉间情绪的处理。
  「与伯母学习制香时侧眸回答」
  「雨夜不敢看心上人、垂眼告发堂姐」
  「自杀前一刻的侧面镜头」
  全影片她只有三次直视镜头。
  第一次是在窥视的时候,从没发现到被发现,她的眼神是有层次地在传递信息,开始是慢慢地从下往上扫,到后面缓慢地游离,听到嘲笑后情绪的泛滥与抽离,这些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
  「玉真笑着却缓慢地从眼神抽离了情绪gif.」
  第二次是在她原本妥协当一位好主母、丈夫却因为醉酒说完那段话之后。她抬起眼看向了丈夫,这里的表情很耐人寻味,不管是不可置信还是果然如此,都说得通,之后平静麻木地打死丈夫的画面因为这个铺垫,带有突兀又自然的矛盾美学。
  「玉真停下动作看向丈夫gif.」
  第三次是在影片的最后一幕,玉真放下筹码,朝镜头微微一笑。这段我不过多赘述,放一段gif大家都能拥有到头皮发麻的感觉。
  「玉真弯唇轻笑但眉眼一动不动gif.」
  ...
  除此之外,有一幕的镜头,非常触动我。
  在大家都不喜的管事那一段,并没有对受害者做正面的描写,而是把镜头视角设置成了玉真眼睛的视角,观众能够跟随画面,感觉到玉真此刻的情绪。
  如何避免镜头或者标题“对准受害者”,这也是如今频频上热搜的新闻叙事者应该学习的命题。
  ...
  扮演一个平平无奇甚至是丑陋的角色,总不自觉地代入他人的视角想象,想象这个角色该怎么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