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起前天林如海和她说的事,贾敏问道:“听说瑚儿和珠儿都定亲了,不知是哪家闺秀?”
  按理说,这种消息她去问自己的母亲史太君更合适。但母女二人见面之后,就一直在说张夫人的事。史太君执迷不悟,贾敏一怒之下,直接提前告辞出来了。
  见她问到自己头上,张夫人就猜出了几分,却并没有说破,只当姑嫂闲话家常,笑道:“瑚儿定下的是我娘家嫂子的亲侄女,那姑娘我见过,是个知书达理的,做事也颇有章法。
  珠儿那边,是二老爷做主定下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家的女儿。弟妹不大满意,想让她娘家侄女嫁过来,却又不敢在二老爷面前直说。”
  贾敏道:“二哥虽平日里糊涂,这件事却做得不错。如今天下承平,已经不是勋贵们耀武扬威的时候了。
  老太爷在世时高瞻远瞩,让哥哥们都读书学礼,走科举入仕。虽然这一辈只有东府敬大哥哥考上了进士,也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既然要改换门庭,从前相好的那些勋贵上的人脉,最好就不要再过多牵扯。
  再者珠儿要读书举业,娶个文官家的女儿红袖添香,夫妻两个的感情也更好不是?”
  不想张夫人闻言,却嗤笑了一声,说:“妹妹也不是外人,那些糊弄外人的话,我也不在你跟前说了。那李守忠虽是国子监祭酒,却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家的女儿虽然识字,平日里却只读《女四书》、《烈女传》等书籍,其余诗词歌赋一概不学,她大约是做不了红袖添香的事了。”
  至于贾珠的为人,不必张夫人多说,贾敏也知道几分。
  若论在读书上的天赋,贾珠比其父贾政强,所以小小年纪,却已经中了童生。
  但也正因如此,贾政夫妇对他的期望极高,一心想着让他超越大房的贾瑚,日常教导十分严苛。
  也许是生活环境太压抑了,贾珠最不喜欢的就是规规矩矩的女子。他身边的丫鬟,越是举止轻浮的,就越得他喜爱。
  反倒是那些守着规矩劝他保重自身、体谅父母的,他当时不会说什么,事后却会找借口赶走。
  那些举止轻浮的,又让贾政和王夫人不喜,看见一次便换一次。
  可以说,自贾珠知人事起,伺候他的丫鬟就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待够半年的。
  眼见他要成婚了,按照贾家的规矩,贾政和王夫人各自替他选了一个房里人。
  王夫人希望儿子身边能有个替自己说话的人,便选了个身姿如柳,眉眼如画的,只是脾性温和绵软,跟个面团差不多。
  贾政选的那个容貌只是秀丽,性情却过于板正。
  这两个房里人,明眼人都知道贾珠会喜欢哪个。若是珠大奶奶性情过于规矩无趣,再有貌美的丫鬟从中搅和,只怕夫妻两个是处不好的。
  “这……”
  贾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张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还是别人的儿孙,咱们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贾敏点了点头:“嫂子说得是,儿女之事最不好开口,还是个人顾个人吧。”
  说多了别人不领情不说,日后有哪点不顺的再反过来怪你,那才是叫了撞天屈呢。
  姑嫂二人又说了阵闲话,贾敏便告辞出来,又往荣庆堂辞了贾母,顺便见了见来请安的二房姑娘探春,便坐车回去了。
  回到家里,和丈夫说起娘家的见闻,林如海听得皱眉:“难不成岳母当真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当年他们刚成婚的时候,贾母也不这样呀?
  贾敏冷笑道:“她才不糊涂呢。当年父亲还在时,她就几次三番想废长立幼,要把这荣国府的爵位给了二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