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第154节(2 / 4)
“可是我在县城没见过这样的公司,大家都是要么‘打游击’,要么靠熟人介绍活,慢慢发展客户。”
宁时秋一脸不赞同地看着她:“就是因为县城还没人做这个,才更好做呀!你想想,我爸以前在夜市街卖钵仔糕,一个买多少钱,生意多好,再看看现在夜市街那些卖钵仔糕,他们都卖不到我爸当时卖的那个价钱,难道这么多摊子里,真没一个好吃的?”
他的话,让苏胜楠陷入沉思,等她回过神来,宁时秋已经跟宁时夏还有姚据一起,跑去姚据家玩了。
苏胜楠只好又去找赵如月:“师傅,你说没文化能开公司吗?”
她一直觉得文化低的人,要是能像她师傅夫妻俩一样,开几家店就非常厉害了。
在苏胜楠的认知里,开公司是一件离自己非常遥远,只在影视剧和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事,也是有文化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赵如月没听到她和宁时秋的对话,不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个,下意识回答:“怎么不能,申请营业执照又不用看学历,现在很多有钱人学历也不高,甚至小学、初中都没读完。
有钱之后,才花钱混个在职的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当然也有人不在乎学历,就不管这个。”
“刚才小秋说我的计划太松散了,建议我开个公司去管人,你觉得我、我能行吗?”
“我说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原来是那小子闹出来的事,开公司这事我也没经验,只能跟你说,如果你只是问我,你能不能开一家公司。
那我的回答是:能,只要你想开,并且有启动资金,你去行动了,那公司就能开起来。
但如果你的问题里,还带着询问你去做之后,是否能成功的意思,那我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这毕竟是创业,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太多了。”
第131章
苏胜楠以往从没想过,自己能和‘创业’这两个字沾上边。
只是这两个字跟自己学会并且熟练的技能也沾上边之后,她又觉得创业似乎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一件事。
当然,前提是她有起步资金。
至于别的创业风险,比如现在的工作可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一开始收入不稳定,甚至没有收入等等,她都觉得不算什么很难的事。
她的家庭条件不好,最缺的就是起步的钱,其他的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
像收入不稳定这一点,以前她还没收入的时候,家里也没过不下去,只是比现在更穷一点。
现在她家的情况比当时还更好了,因为她奶奶腌的酸萝卜好吃,一直给她师傅家的餐饮店供货,这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再加上她妈妈在外面打工每个月也会按时寄钱回来。
还有镇上在开发景点,以后她家每年也能拿一点分红,她爸和她奶奶不管是给景点开发公司干活,还是在自家卖点小东西,应该都能挣到钱。
所以其实家庭方面,除了给不起她创业初期的起步资金,其他的并不会拖她后退。
制定规矩管人她也会,是在赵如月店里学会的。
最开始店里只有她一个员工,后来客人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赵如月不想那么累,也不喜欢压榨员工,就陆陆续续招了几个人。
招了人之后,她自己要忙着修理那一摊子事,就把苏胜楠提起来当了副店长。
苏胜楠是亲眼看着赵如月的店一步步发展到现在,从一个员工到好几个员工,客人越来越多,她们拿到的提成,有时候甚至是基本工资的好几倍。
赵如月刚把她升为副店长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管人。
可真到了这个职位上,为了升职加的那部分薪水,又遇上一个宽容的顶头上司,苏胜楠慢慢也就学会了。
自从那天看过宁时秋给她的那张名片,开一家维修服务公司这件事就在苏胜楠心底深深地扎了根。
那张名片宁时秋没要回去,苏胜楠每天都拿出来看看,越看创业的念头越止不住。 ↑返回顶部↑
宁时秋一脸不赞同地看着她:“就是因为县城还没人做这个,才更好做呀!你想想,我爸以前在夜市街卖钵仔糕,一个买多少钱,生意多好,再看看现在夜市街那些卖钵仔糕,他们都卖不到我爸当时卖的那个价钱,难道这么多摊子里,真没一个好吃的?”
他的话,让苏胜楠陷入沉思,等她回过神来,宁时秋已经跟宁时夏还有姚据一起,跑去姚据家玩了。
苏胜楠只好又去找赵如月:“师傅,你说没文化能开公司吗?”
她一直觉得文化低的人,要是能像她师傅夫妻俩一样,开几家店就非常厉害了。
在苏胜楠的认知里,开公司是一件离自己非常遥远,只在影视剧和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事,也是有文化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赵如月没听到她和宁时秋的对话,不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个,下意识回答:“怎么不能,申请营业执照又不用看学历,现在很多有钱人学历也不高,甚至小学、初中都没读完。
有钱之后,才花钱混个在职的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当然也有人不在乎学历,就不管这个。”
“刚才小秋说我的计划太松散了,建议我开个公司去管人,你觉得我、我能行吗?”
“我说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原来是那小子闹出来的事,开公司这事我也没经验,只能跟你说,如果你只是问我,你能不能开一家公司。
那我的回答是:能,只要你想开,并且有启动资金,你去行动了,那公司就能开起来。
但如果你的问题里,还带着询问你去做之后,是否能成功的意思,那我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这毕竟是创业,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太多了。”
第131章
苏胜楠以往从没想过,自己能和‘创业’这两个字沾上边。
只是这两个字跟自己学会并且熟练的技能也沾上边之后,她又觉得创业似乎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一件事。
当然,前提是她有起步资金。
至于别的创业风险,比如现在的工作可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一开始收入不稳定,甚至没有收入等等,她都觉得不算什么很难的事。
她的家庭条件不好,最缺的就是起步的钱,其他的问题总能想办法解决。
像收入不稳定这一点,以前她还没收入的时候,家里也没过不下去,只是比现在更穷一点。
现在她家的情况比当时还更好了,因为她奶奶腌的酸萝卜好吃,一直给她师傅家的餐饮店供货,这算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再加上她妈妈在外面打工每个月也会按时寄钱回来。
还有镇上在开发景点,以后她家每年也能拿一点分红,她爸和她奶奶不管是给景点开发公司干活,还是在自家卖点小东西,应该都能挣到钱。
所以其实家庭方面,除了给不起她创业初期的起步资金,其他的并不会拖她后退。
制定规矩管人她也会,是在赵如月店里学会的。
最开始店里只有她一个员工,后来客人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赵如月不想那么累,也不喜欢压榨员工,就陆陆续续招了几个人。
招了人之后,她自己要忙着修理那一摊子事,就把苏胜楠提起来当了副店长。
苏胜楠是亲眼看着赵如月的店一步步发展到现在,从一个员工到好几个员工,客人越来越多,她们拿到的提成,有时候甚至是基本工资的好几倍。
赵如月刚把她升为副店长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管人。
可真到了这个职位上,为了升职加的那部分薪水,又遇上一个宽容的顶头上司,苏胜楠慢慢也就学会了。
自从那天看过宁时秋给她的那张名片,开一家维修服务公司这件事就在苏胜楠心底深深地扎了根。
那张名片宁时秋没要回去,苏胜楠每天都拿出来看看,越看创业的念头越止不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