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3)
她死便死罢,广信县百姓又何其无辜呢?
众人心思各异,却都围绕着“薛宗主”三个字。
唯有剑客·李昼,虽然疑惑了下薛宗主在外头,那薜荔山上的宗主·李昼又是谁,却很快就被一股熟悉的腥味转移了注意力。
大家都没闻到吗?从屋外飘进来的腥味,和掌柜的手里的太岁味道, 可谓是如出一辙。
总觉得这味道还在哪里闻过,剑客·李昼苦苦思索,忽然灵光一闪, 想起来了。
……
半日前, 李府。
婴儿·李昼被娘亲叫醒, 洗了脸, 刷了牙,吃了香喷喷的蘑菇鸡肉碎碎面, 开始上课。
了尘师太离开后,李昼就没有老师了。
李生问过月娘,这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要是师太一直没空回来,要不要给昼儿重新请一位老师。
月娘拿着了尘师太戴过的璎珞珠子,想了一会儿,用一根红绳串起珠子,戴在了手腕上。
“不请了。”月娘说,“以后我就是昼儿的老师。”
李生怔怔地望着她的侧脸,感觉到发生了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大郎现在不和李昼一起上课,李生给他重找了个书生当夫子。
夫子得知大郎还有个妹妹,私下里对李生说:“如今有条件的人家,儿女都是一样教导的,当今陛下喜欢用女官,女儿考科举还更有前途,我看东家也不是那等见识短的,岂有耽误女儿的道理啊?”
李生心想我娘子可是为你好啊,连了尘师太都没能撑上半年,天下又还有谁当得了昼儿的老师呢。
他是不知道了尘师太去哪儿了,可月娘避而不答的态度,已经足够他脑补发生了什么。
心里嘀嘀咕咕,面上却是一点没露出来,李生对夫子解释说:“您想岔了,正是因为我家女儿刚出生时便有异象,算命的说她天生贵命,这才单独教导,免得耽误了她。”
夫子这才放下心,不再过问李昼的事。
她却不知,李生完全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李昼周岁都没满,谁家几个月大的婴儿就要请老师了啊。
也幸好他忘了这个重要前提,夫子才没有知道些不该知道的,枉送了性命。
婴儿·李昼并不知道自己家里还发生了这么个小插曲,跟着娘亲学习,可把她忙坏了。
娘亲教她认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
才认到第二句,娘亲自己就卡了壳,盯着“昃”字看了半天,迟迟没有念出声。
小棉袄李昼本来想悄悄提醒下娘亲,抬眼一瞧,哎呀,她也不认识。
好在她还有办法,说:“这一句我早就学过了,我要学下一句。”直接点到下一行,“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娘亲沉默了片刻,就跟着她一起读起了下一句。
有不认识的字太正常了,婴儿·李昼以己度人地想,却没发现,她娘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恐慌,与随之而来的、接受命运的平静。
一个从小就勤学好问、酷爱读书的人,又怎么会连《千字文》第一句都不认得了呢?
李昼出生这么久了,月娘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却在这一天第一次意识到,女儿对周围人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返回顶部↑
众人心思各异,却都围绕着“薛宗主”三个字。
唯有剑客·李昼,虽然疑惑了下薛宗主在外头,那薜荔山上的宗主·李昼又是谁,却很快就被一股熟悉的腥味转移了注意力。
大家都没闻到吗?从屋外飘进来的腥味,和掌柜的手里的太岁味道, 可谓是如出一辙。
总觉得这味道还在哪里闻过,剑客·李昼苦苦思索,忽然灵光一闪, 想起来了。
……
半日前, 李府。
婴儿·李昼被娘亲叫醒, 洗了脸, 刷了牙,吃了香喷喷的蘑菇鸡肉碎碎面, 开始上课。
了尘师太离开后,李昼就没有老师了。
李生问过月娘,这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要是师太一直没空回来,要不要给昼儿重新请一位老师。
月娘拿着了尘师太戴过的璎珞珠子,想了一会儿,用一根红绳串起珠子,戴在了手腕上。
“不请了。”月娘说,“以后我就是昼儿的老师。”
李生怔怔地望着她的侧脸,感觉到发生了什么,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
大郎现在不和李昼一起上课,李生给他重找了个书生当夫子。
夫子得知大郎还有个妹妹,私下里对李生说:“如今有条件的人家,儿女都是一样教导的,当今陛下喜欢用女官,女儿考科举还更有前途,我看东家也不是那等见识短的,岂有耽误女儿的道理啊?”
李生心想我娘子可是为你好啊,连了尘师太都没能撑上半年,天下又还有谁当得了昼儿的老师呢。
他是不知道了尘师太去哪儿了,可月娘避而不答的态度,已经足够他脑补发生了什么。
心里嘀嘀咕咕,面上却是一点没露出来,李生对夫子解释说:“您想岔了,正是因为我家女儿刚出生时便有异象,算命的说她天生贵命,这才单独教导,免得耽误了她。”
夫子这才放下心,不再过问李昼的事。
她却不知,李生完全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李昼周岁都没满,谁家几个月大的婴儿就要请老师了啊。
也幸好他忘了这个重要前提,夫子才没有知道些不该知道的,枉送了性命。
婴儿·李昼并不知道自己家里还发生了这么个小插曲,跟着娘亲学习,可把她忙坏了。
娘亲教她认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
才认到第二句,娘亲自己就卡了壳,盯着“昃”字看了半天,迟迟没有念出声。
小棉袄李昼本来想悄悄提醒下娘亲,抬眼一瞧,哎呀,她也不认识。
好在她还有办法,说:“这一句我早就学过了,我要学下一句。”直接点到下一行,“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娘亲沉默了片刻,就跟着她一起读起了下一句。
有不认识的字太正常了,婴儿·李昼以己度人地想,却没发现,她娘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恐慌,与随之而来的、接受命运的平静。
一个从小就勤学好问、酷爱读书的人,又怎么会连《千字文》第一句都不认得了呢?
李昼出生这么久了,月娘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却在这一天第一次意识到,女儿对周围人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