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养大了阴鸷反派 第6节(2 / 4)
“是姑娘的大喜事,余家两个月后做寿,要接姑娘去跟老太太祖孙同乐呢。”张妈妈换上一副笑脸。
“外祖母邀我过去?”少女面容舒展,难掩眉间喜色。
“是啊,姑娘在这小地方可是委屈了,那湖州余家可是富甲一方的大家族,您到余家去,那才是长见识了呢。”张妈妈兴致高涨,像亲眼见了那富贵似的。
沈姝云也像等不及了,顾不得收拾桌上的废纸,叫上喜春一起去收拾包袱。
两人忙起来,顺势把张妈妈晾在了门口。
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开心的畅想湖州有什么吃的玩的,张妈妈几度插话都插不进去。
半个时辰后,沈姝云换了身最体面的软绫衣裳,一向不轻易示人的银镶青玉头面也戴了出来,款步走出门来,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喜春也穿上了灰绿的新衣裳,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手里还挽着两个小包袱,跟在沈姝云身后出来。
瞧见主仆二人的鲜亮,张妈妈忙凑上前来要拿喜春手里的包袱,被喜春躲过去。
“妈妈还生着病,可不敢劳累妈妈。”
张妈妈正要找补,好混进去,跟她们同去湖州享两个月的富贵。
沈姝云直言:“妈妈顽疾未愈,受不得车马劳累,就请妈妈替我守着这小院,等我回来,自当酬谢。”
她都这么说了,张妈妈脸皮再厚,也不敢冒着发病的风险在人前丢尽脸面。
到大门外,余家管事殷勤的上来接过包袱放进马车,待主仆二人坐进去后,自己同车夫一起坐在外头,举手投足都守着规矩,看得张妈妈等人自叹不如。
在众人的目送中,马车驶离白水庄。
青山绿水渐渐远去,车辙下狭窄的土路变成宽阔的大路,头顶星月轮转。
两天后,马车驶入朔州城门。
车外的声音逐渐密集起来,沈姝云撩开车帘去看——
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奔走不歇,街边铺面林立,人流涌动,走了不过半条街,就已经看到三家女子开的店,一家食肆,一家首饰铺子,一家瓷器店。
沈姝云暗暗记下,看那些神采奕奕的女店主,也思考自己日后要做何种营生。
进城后又走了半个时辰,马车拐进一处无人的民巷,停在了巷口。
沈姝云带喜春下车,各拿出五两银子答谢“管家”和“车夫”。
二人看见银子,疲惫的面上多了几分喜色。
“管家”笑着推拒,“姑娘不必客气,王兄弟已经给过酬金,咱们不是那不守规矩的,定了是多少便是多少,怎么能多要你的钱。”
这二人并非什么余家家仆,而是王安济找来为沈姝云脱身的帮手,平时在朔州境内做些倒卖物件的营生,靠一张嘴皮子便能说的天花乱坠,装什么像什么。
黑市中人讲究嘴严,一旦失了信誉,生意没了不说,命都可能搭上。
沈姝云并不担心他们泄露此事,不过是手里不缺这几两银子,搭个人情罢了。
她将银两送到二人手上,“一点小钱,二位拿去沽酒吃,我等初来朔州城,日后少不得有劳动二位的地方。”
话说到此,二人也不再客气。
“姑娘敞亮,咱们就不藏着了。我花名陈留,这是我兄弟秦石头,以后姑娘若有什么不好办的,便托人来胭脂巷第七户敲门,只要价钱合适,咱们什么事儿都能办。” ↑返回顶部↑
“外祖母邀我过去?”少女面容舒展,难掩眉间喜色。
“是啊,姑娘在这小地方可是委屈了,那湖州余家可是富甲一方的大家族,您到余家去,那才是长见识了呢。”张妈妈兴致高涨,像亲眼见了那富贵似的。
沈姝云也像等不及了,顾不得收拾桌上的废纸,叫上喜春一起去收拾包袱。
两人忙起来,顺势把张妈妈晾在了门口。
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开心的畅想湖州有什么吃的玩的,张妈妈几度插话都插不进去。
半个时辰后,沈姝云换了身最体面的软绫衣裳,一向不轻易示人的银镶青玉头面也戴了出来,款步走出门来,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喜春也穿上了灰绿的新衣裳,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袱,手里还挽着两个小包袱,跟在沈姝云身后出来。
瞧见主仆二人的鲜亮,张妈妈忙凑上前来要拿喜春手里的包袱,被喜春躲过去。
“妈妈还生着病,可不敢劳累妈妈。”
张妈妈正要找补,好混进去,跟她们同去湖州享两个月的富贵。
沈姝云直言:“妈妈顽疾未愈,受不得车马劳累,就请妈妈替我守着这小院,等我回来,自当酬谢。”
她都这么说了,张妈妈脸皮再厚,也不敢冒着发病的风险在人前丢尽脸面。
到大门外,余家管事殷勤的上来接过包袱放进马车,待主仆二人坐进去后,自己同车夫一起坐在外头,举手投足都守着规矩,看得张妈妈等人自叹不如。
在众人的目送中,马车驶离白水庄。
青山绿水渐渐远去,车辙下狭窄的土路变成宽阔的大路,头顶星月轮转。
两天后,马车驶入朔州城门。
车外的声音逐渐密集起来,沈姝云撩开车帘去看——
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奔走不歇,街边铺面林立,人流涌动,走了不过半条街,就已经看到三家女子开的店,一家食肆,一家首饰铺子,一家瓷器店。
沈姝云暗暗记下,看那些神采奕奕的女店主,也思考自己日后要做何种营生。
进城后又走了半个时辰,马车拐进一处无人的民巷,停在了巷口。
沈姝云带喜春下车,各拿出五两银子答谢“管家”和“车夫”。
二人看见银子,疲惫的面上多了几分喜色。
“管家”笑着推拒,“姑娘不必客气,王兄弟已经给过酬金,咱们不是那不守规矩的,定了是多少便是多少,怎么能多要你的钱。”
这二人并非什么余家家仆,而是王安济找来为沈姝云脱身的帮手,平时在朔州境内做些倒卖物件的营生,靠一张嘴皮子便能说的天花乱坠,装什么像什么。
黑市中人讲究嘴严,一旦失了信誉,生意没了不说,命都可能搭上。
沈姝云并不担心他们泄露此事,不过是手里不缺这几两银子,搭个人情罢了。
她将银两送到二人手上,“一点小钱,二位拿去沽酒吃,我等初来朔州城,日后少不得有劳动二位的地方。”
话说到此,二人也不再客气。
“姑娘敞亮,咱们就不藏着了。我花名陈留,这是我兄弟秦石头,以后姑娘若有什么不好办的,便托人来胭脂巷第七户敲门,只要价钱合适,咱们什么事儿都能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