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濂闻言,本想打趣他真是个不知怜香惜玉的,但是转念又想到叶京华不是‘同道中人’,到底是把话咽了回去。
  彼时,叶京华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左不过就是个自命不凡,以为有了找回太子这个恩典在就能立不世之功的糊涂人罢了。
  然而叶京华没有想到他与这个赵氏的缘分还并未尽。
  自在科举中夺魁后,叶京华便顶着编修一职在翰林院呆着,大有不满三年不会外出就职的架势。元职帝曾屡次想将他调出,都被叶京华用各种理由拒绝了。在翰林院的日子十分清闲,叶京华自小便长于作锦绣文章,编修一职对他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翰林院的前辈大多对他中状元时写的那篇文章叹服,大多对他时不时溜号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日,叶京华应叶夫人的要求,来到刑部向叶宴真传达口信。
  实际上,叶京华也知道并没有什么要紧到需要他亲自去传达的口信。叶夫人不过是找个机会想让叶宴真劝着让他早日成亲罢了,对于这种要求,叶京华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可十次中到底会答应两三次。
  而这日,他人还进没进刑部,就听到一个大嗓门的声音正在里头吵嚷:
  “王大人,您就行行好,帮我进去通传一声可好?”那声音中带着些许焦躁,又有些强装出来的谄媚:“这些公文都是自青州带出来,上头公印签字俱在,只要能让叶大人或者尚书大人看一眼——”
  这人声虽大,却不算太刺耳,似乎是个年轻人,声音中还带着些许少年人的青涩生嫩。
  叶京华眉心微蹙,顿住了脚步,站在了廊下的一侧。他不喜吵闹,准备等里面闹完了再进去。
  没等那少年说话,里头的‘王大人’便打断道:“不可能。”
  被这样断然拒绝,少年似乎是噎了噎,顿了片刻后才道:“王大人——你看着,也是对你我都好对不对?刑部应当也是想早点结案的——”
  ‘王大人’似乎是被少年磨缠得有些不耐烦了,毫不留情地道:“赵大人,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遍了,叶大人很忙,分不出时间来见你,更不用说是尚书大人了。”听起来此人似乎是个惯常会捧高踩低的人,语气中不自觉带上了嘲讽:“更不用说刑部每日紧急的重案要案没有百件也有数十件,赵大人未免把自己想得也太重要了。要我说啊,您不如好好当着差,不知什么时候才轮得到您呢——”?
  叶京华听到‘赵’这个姓,眉梢微微一动,抬起眼来。在王姓的刑部官员不阴不阳地说了好一大段话之后,里头的动静停了下来,好半天都没有声响,不知那少年是被说的羞臊了,或是心灰意冷。
  叶京华敛下眼来,准备等着人出来了再出去。同时还分出了一丝心神想,世上真有如此巧事,他才从曹濂处听得这位赵氏的事迹,今儿就碰见了。
  不过他如今官司缠身,会在刑部碰见也属寻常。
  然而就在他神思漫天之时,里头忽然再次响起了少年的声音:
  “王主事。”少年的声音里没了刚才那股并不适合他的谄媚,冷硬道:“我不是无事生非才天天来这儿纠缠,我早就说过多次,我是被冤枉的。若是贵司不愿意看真材实料的证据,那就别怪我去宫门前敲鸣冤鼓了!贵司事忙,不愿还一个忠直的官员清白,那我只好去找圣上,相信这件事圣上不会不管的!”
  少年陡然转变的态度让外头的叶京华略微惊讶地挑了挑眉,里头的王主事似是也没想到赵宝珠会突然反击,说的话还如此不客气,甚至到了有点惊世骇俗的地步——鸣冤鼓是为被冤告的平民百姓所设,为的是警视百官,哪里有官员去击鸣冤鼓的?这不是活打刑部的脸吗?
  “我言尽于此,王大人自己看着办吧!”里头的少年硬邦邦地说。
  言罢,屋里响起急促脚步声,似是有人正急匆匆地往外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