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沉默的时间越久,赵宝珠的眉头便皱得越紧,神情逐渐沉了下来,隐约透出几分怒气。
  因为他在百官脸上看到的,既不是惊讶,也不是兴奋,而是一种沉默中混合这些许退缩的神情,一个个头都快低到地板上了,似乎是生怕元治帝点到自己头上。
  第114章 听墙角
  青州到底是个又穷又偏僻的地方,先前有尤氏等一干世豪乡绅,往哪儿做官还多少能捞点儿油水。如今乡绅被打了个七七八八,百姓是好了,官府可就穷了啊!虽然元治帝有意在青州试行新税律算是给了当地官员一个表功的机会,但那也是一桩麻烦事,能做成自然好,可若做不成呢?
  在场的百官无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麾下之人跟着他们,也是指望着能捞到点儿好处,这种吃力还不一定讨得到好处的事情……还是需要谨慎。
  百官沉默的时间越久,赵宝珠的脸色就越差。到了最后,赵宝珠面色黑如锅底,全忘了来上朝前右侍郎对他嘱咐的要低头好好听着、不要乱说话的事情,一双眼眸中状似要喷出火,怒气冲冲地盯着满堂百官。
  上首的元治帝见许久没人应答,悠悠道:“怎么,都没有可举荐的人吗?”语气中听不出高兴还是不高兴。
  闻言,赵宝珠神情一振,当即就要出列说话,却被右侍郎眼疾手快地抓住一把塞到身后。
  就在这个空挡,前头的太子忽然上前一步,对元治道:
  “父皇,诸位大人许是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此事不如交给吏部去办。”
  这句话适时地给了群臣和元治帝一个台阶下。元治帝点了点头:“也好。这件事就交给吏部吧,定得选个能用之人。”
  左、右侍郎此时齐齐站出来,朝元治帝俯身作揖:“臣等遵旨。”
  元治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篇章就算是掀过去了。
  赵宝珠在后头,见事情落到了吏部,到底是暗暗松了口气,可想到方才百官沉默不语的样子,还是很生气。
  散朝后,众官顺着宫墙往南华门外走,相熟的官员三两凑在一起说话。右侍郎趁机将赵宝珠提溜到了一边,很严肃地批评他:
  “刚刚在朝上你乱窜什么?都说了让你好好听着就是!青州要选新官上去关你什么事,嗯?你难不成还想回去当县令不成?”
  “我今天就告诉你,你是皇帝金口调到吏部的,生是吏部的人死是吏部的鬼!除非是陛下发话,你就好好给我在这儿呆着!”
  赵宝珠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有些蔫吧地低下头:“大人,我知道错了。我……我就是太着急了。”
  右侍郎看着面前少年低垂的脑袋,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也不知哪来的一身牛劲头,唰得一下就窜出去了!他都差点没拉住!他这副老胳膊老腿,到头来还要做这种事——
  “侍郎大人。”
  就在这时,有人叫住他们,右侍郎一回头,便见是叶京华来了,立即像抓住了救星:“叶二,这人我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说说他。”
  叶京华走到赵宝珠身边,对右侍郎笑了笑:“麻烦大人了。”
  右侍郎见他来了,也懒得再管他们小两口的事儿,摆了摆手便转头往外走了。
  角落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赵宝珠垂头丧气的,不说话,也没朝前走。叶京华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抬起手,用手掌压了压少年的发顶:
  “生气了?”
  赵宝珠抿了抿唇,低着头没回话。
  叶京华的手顺着他的头发滑到后颈处,捏了捏:“朝上的事情……倒也算是预料之中。”
  改革税律之事是户部在弄,说是户部,其实说到底就是叶京华在牵头。要在青州率先推行,也是不想青州就此又沦落为边缘之地,只要有中央的重视在,派过去的人便不会太差,也免得赵宝珠日夜悬心那边儿的百姓过的不好。
  赵宝珠闻言,生气地抬起头看向叶京华:“少爷还说呢!你看看那朝上的情形,他们、他们根本就不在意百姓的死活,我知道,他们定是嫌青州穷,事情又难办,所以都不愿意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