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若锦看到一脸忧愁的样子,再次问她,“阿容,你……”
  杨四娘叹口气,“阿锦,我今天来也是想跟告别的,我要回榆林了。”
  杨四娘回榆林,苏若锦既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她阿姐暂居尉州,以为她会陪阿姐,不意外嘛,当然跟宁七郎有关,看她一脸忧愁,苏若锦觉得,她离开,可能是后者吧。
  “你姐姐同意了?”
  杨四娘摇头,“所以……我今天来想请你劝劝姐姐,毕竟,在世人眼中,杨碧容早已不在了。”
  苏若锦听的难过,伸手抱住她,“如果实在不想留,那就离开吧。”
  “阿锦……”杨四娘再也忍不住,埋在她的肩头,泪流满面。
  苏言礼想跟女儿说说调令之事,发现两个小娘子抱头哭,带着妻子孩子悄悄的进屋,留她们在回廊里说悄悄话。
  屋内,程迎珍问道,“官人,淞江府在哪里?”
  苏言礼见妻子一脸担心害怕的样子,微微一笑,拉住她手,轻轻安抚,“在我老家平江府南边没多远,只要一天车马。”
  原来是夫君的老家啊。
  程迎珍瞬间宽了心,“官人这算不算衣锦还乡?”
  苏言礼笑笑,这次不是平调,而是升职外调,他从七品知县升为淞江府通判正六品。
  大胤朝通判与知州、知府同领州、府之事,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府公文,知州、知府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为了确保通判能够有效监察州郡长官,通判人选采用的回避制度,以防止官员相互之间的勾结和利益冲突。
  所以,苏言礼才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任通判。
  第327章 离别
  杨四娘是自己想离开,苏家却因公差而离开,两拨人马都是离开。
  苏若锦问,“爹,知道为何调你去淞江府吗?”
  在收到朝庭调令之前,吏部尚书范大人其实已经来信提醒一二了。
  “南方水灾,淞江府一带犹如严重,圣上与吏部商议让我去任通判。”
  通判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
  苏若锦若有所思,“爹,朝庭让你去调查淞江府水患为何那么严重?”
  正是此意,如果淞江府的河道堤防治理的好,就算有水患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果然,职是升了,但是责也更重了,朝庭调令已至,不管前面的路多么艰难,苏若锦都会支持苏言礼。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去淞江府。”
  古代出行,跟现代可不一样,从汴京到淞江府,何止千里之遥,陆路、水路通通都要走,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爹,你就准备衙门的交接事宜,行路之事我来。”
  苏言礼笑道,“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