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2)
秦楠清自然也是这样的态度,不过她还是带着人去了大牢,将他严加看管。
第103章
秦楠清入宫, 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陛下身体内的毒素已经控制住了,现在人已经醒过来, 整个人都是精神焕发的。
只是还有一个坏消息,唐怀依旧是昏迷不醒,而且身体机能也不容乐观。
唐怡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母皇, 她母皇就是因为听到姐姐遇刺的消息,才气血攻心,以致毒素快速发作,更是在她们商量让陛下装病之后一病不起, 现在才刚刚转醒,更是经不起折腾。
“母皇, 三姐姐她很好,另外, 我已经找到大姐姐她被诬陷的证据了,只要将这证据昭告天下, 姐姐她就可以沉冤得雪,她就可以过来帮您了。”唐怡坐在陛下的床边,端着药碗喂陛下喝药。
唐成伊点点头, 看向秦楠清, 问道:“这次平叛,你的功劳不小,只是听说你要将那些叛军都杀了?为何如此, 说不准他们也只是被蒙蔽的。”
秦楠清丝毫不怯, 而是说道:“陛下, 叛贼林江早在攻城之前就对叛军说过自己的身世, 而且叛军之人亲口承认, 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所谓的单纯听军令的说法,所以,叛军的所有人都是有着谋逆的想法,因此末将觉得,杀了他们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则后患无穷。”
唐成伊继续喝药,并没有回答秦楠清的看法。秦楠清也知道自己这件事是做的有些绝,但是那些人谋逆,罪不可赦,按照我朝律例来说,应当是诛九族的,现在只是诛杀本人,也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狠心是好的,但是下面士兵的情绪你也要安抚好,另外,南方叛乱那边,这个总督你有什么看法?”唐成伊喝完药之后,才继续问。
“是,末将遵命。南方叛乱,几乎每几年就会有一次,可是每次又都会被总督给镇压,总督就会借此来向朝廷要求封赏。但末将认为,叛乱这件事需要用铁血手腕,才能压制,若是第一次就将那些人以重刑伺候,便不会有再来的事。而南方地区叛乱反复,想来也有总督在其中贪污受贿的缘故。”秦楠清也不敢明说,再者,陛下知道的,肯定要比她知道的多一些,她在这里讲的东西,陛下一定都了如指掌。
可是在她说完之后,陛下还是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又拉着唐怡说了一会话,才转而看向秦楠清:“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对吗?”
秦楠清跪在地上,低声说:“陛下圣明,臣的方法太过于残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你先说说,让朕听一听再做决定也不迟。”陛下让她说,秦楠清也不得不说。
“末将认为,南方地区频繁发生叛乱,还是因为总督和当地豪强的缘故,从百年前变革开始,他们就一直反对,而朝中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也大多数是南方那边考上来的官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南方变革不完全,他们并不畏惧律法,若是换个铁血手腕的总督,虽然短时间内风评不好,那些能发声的百姓怨声载道,但臣想,时间一长,一定会有成效。”秦楠清说道,她不确定陛下会不会真的采用她的办法,毕竟这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去做,而且对百姓、对社稷,一时之间还真的找不出来好处。 ↑返回顶部↑
第103章
秦楠清入宫, 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陛下身体内的毒素已经控制住了,现在人已经醒过来, 整个人都是精神焕发的。
只是还有一个坏消息,唐怀依旧是昏迷不醒,而且身体机能也不容乐观。
唐怡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母皇, 她母皇就是因为听到姐姐遇刺的消息,才气血攻心,以致毒素快速发作,更是在她们商量让陛下装病之后一病不起, 现在才刚刚转醒,更是经不起折腾。
“母皇, 三姐姐她很好,另外, 我已经找到大姐姐她被诬陷的证据了,只要将这证据昭告天下, 姐姐她就可以沉冤得雪,她就可以过来帮您了。”唐怡坐在陛下的床边,端着药碗喂陛下喝药。
唐成伊点点头, 看向秦楠清, 问道:“这次平叛,你的功劳不小,只是听说你要将那些叛军都杀了?为何如此, 说不准他们也只是被蒙蔽的。”
秦楠清丝毫不怯, 而是说道:“陛下, 叛贼林江早在攻城之前就对叛军说过自己的身世, 而且叛军之人亲口承认, 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所谓的单纯听军令的说法,所以,叛军的所有人都是有着谋逆的想法,因此末将觉得,杀了他们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则后患无穷。”
唐成伊继续喝药,并没有回答秦楠清的看法。秦楠清也知道自己这件事是做的有些绝,但是那些人谋逆,罪不可赦,按照我朝律例来说,应当是诛九族的,现在只是诛杀本人,也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狠心是好的,但是下面士兵的情绪你也要安抚好,另外,南方叛乱那边,这个总督你有什么看法?”唐成伊喝完药之后,才继续问。
“是,末将遵命。南方叛乱,几乎每几年就会有一次,可是每次又都会被总督给镇压,总督就会借此来向朝廷要求封赏。但末将认为,叛乱这件事需要用铁血手腕,才能压制,若是第一次就将那些人以重刑伺候,便不会有再来的事。而南方地区叛乱反复,想来也有总督在其中贪污受贿的缘故。”秦楠清也不敢明说,再者,陛下知道的,肯定要比她知道的多一些,她在这里讲的东西,陛下一定都了如指掌。
可是在她说完之后,陛下还是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又拉着唐怡说了一会话,才转而看向秦楠清:“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对吗?”
秦楠清跪在地上,低声说:“陛下圣明,臣的方法太过于残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你先说说,让朕听一听再做决定也不迟。”陛下让她说,秦楠清也不得不说。
“末将认为,南方地区频繁发生叛乱,还是因为总督和当地豪强的缘故,从百年前变革开始,他们就一直反对,而朝中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也大多数是南方那边考上来的官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南方变革不完全,他们并不畏惧律法,若是换个铁血手腕的总督,虽然短时间内风评不好,那些能发声的百姓怨声载道,但臣想,时间一长,一定会有成效。”秦楠清说道,她不确定陛下会不会真的采用她的办法,毕竟这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去做,而且对百姓、对社稷,一时之间还真的找不出来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