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33节(1 / 4)
*
“没想到,告密者竟是曹天,”萧晏行低头看着手中的信,反复看了几遍之后,他点头说道:“这封信上的字迹,确实是魏刺史的。”
谢灵瑜盯着他看过去,不由眨了眨眼。
反倒是萧晏行笑了声之后,自己解释说:“殿下可是好奇我为何这般肯定?”
谢灵瑜点头。
此时已是深夜,她迫不及待想要跟萧晏行探寻此事的真伪,便让武忧先行回去,毕竟方才她们出门乃是以装病为由,总不能一直不出门。
至于她自己则是留在了萧晏行的住处。
毕竟现在还是这封信更为重要,她需要连夜让萧晏行确定这封信的笔迹。
说完这句话的萧晏行站了起来,随后他找向一旁,抽出一副卷轴说道:“魏刺史素来爱好风雅,喜欢赠送墨宝给自己亲近的下属。”
待他将卷轴铺在桌子上打开之后,谢灵瑜凑过去看着卷轴。
上面写满了洋洋洒洒的字,而落款确实是魏安。
萧晏行的手指在画卷上轻点,指向某个字说道:“人写字时的习惯并不会轻易改变,你瞧魏刺史写这
个字时,其实并不精准,他习惯多加一笔。你再看这封信上,这个字也是这般多加了一笔。”
“虽说这世间确实有擅模仿笔迹者,但是这般细微之处,却是不易被发现。”
谢灵瑜看着信纸上的字,又看了一眼卷轴上的字迹。
确实如萧晏行所说,难怪方才他这般肯定。
“还有就是你方才说的落水案,我也确实有印象。当时此人尸身被带回府衙,是因为并不能确定他是意外落水还是死于谋杀,但是很快,这个案子便被定为了意外落水。”
萧晏行说道:“在妓馆出意外的人并不少,况且扬州水系发达,很多妓馆为了附庸风雅,喜欢临湖而建,因而客人酒后失足落水也并非罕见之事。我虽是司法参军,但是这个案子当时乃是被仵作验查为酒后落水。”
刀疤脸也确实是死于酒后落水,所以仵作这般验查也并无错误。
因而此案被了结的极为轻易和迅速,就连萧晏行都未曾怀疑过一点。
如今看来,往往看似最为简单的案子,反而藏着天大的秘密。
“从现在开始,务必要盯着魏安,特别是流民之患就在眼前,我总觉得不会就此这般结束,”谢灵瑜有些忧心。
她手中并无兵权,倘若魏安真的有所异动,他作为刺史,在扬州城内无人能够抵挡他的野心。谢灵瑜所带来的王府侍卫,也只能护着她平安离开而已。
萧晏行轻声说:“殿下放心,如今你已派人将灾情消息送往长安,朝廷必然会派人前来。况且即便魏安真的有作上叛乱之心,他也只能号令扬州,其他州府未必会听他的。”
被萧晏行这般安慰之后,谢灵瑜心底稍安。
“好在我来之前,圣人曾赐我这个令牌,见此如圣人亲临,我可以强行以此调动兵马确保扬州的稳定,”谢灵瑜说道。
但是没想到,一切计划都不如变化来得快。
次日,扬州城外便传来了消息,有数万流民逃难至此,竟在城外要求入城。
魏安作为刺史自是不允,他还派出官兵守在城门口,胆敢闯城者严惩不贷。但是流民虽不能入城,但始终在城外逗留。
谢灵瑜派了武忧到城门口查看,她回来之后满脸不忍,说堪称人间惨剧。 ↑返回顶部↑
“没想到,告密者竟是曹天,”萧晏行低头看着手中的信,反复看了几遍之后,他点头说道:“这封信上的字迹,确实是魏刺史的。”
谢灵瑜盯着他看过去,不由眨了眨眼。
反倒是萧晏行笑了声之后,自己解释说:“殿下可是好奇我为何这般肯定?”
谢灵瑜点头。
此时已是深夜,她迫不及待想要跟萧晏行探寻此事的真伪,便让武忧先行回去,毕竟方才她们出门乃是以装病为由,总不能一直不出门。
至于她自己则是留在了萧晏行的住处。
毕竟现在还是这封信更为重要,她需要连夜让萧晏行确定这封信的笔迹。
说完这句话的萧晏行站了起来,随后他找向一旁,抽出一副卷轴说道:“魏刺史素来爱好风雅,喜欢赠送墨宝给自己亲近的下属。”
待他将卷轴铺在桌子上打开之后,谢灵瑜凑过去看着卷轴。
上面写满了洋洋洒洒的字,而落款确实是魏安。
萧晏行的手指在画卷上轻点,指向某个字说道:“人写字时的习惯并不会轻易改变,你瞧魏刺史写这
个字时,其实并不精准,他习惯多加一笔。你再看这封信上,这个字也是这般多加了一笔。”
“虽说这世间确实有擅模仿笔迹者,但是这般细微之处,却是不易被发现。”
谢灵瑜看着信纸上的字,又看了一眼卷轴上的字迹。
确实如萧晏行所说,难怪方才他这般肯定。
“还有就是你方才说的落水案,我也确实有印象。当时此人尸身被带回府衙,是因为并不能确定他是意外落水还是死于谋杀,但是很快,这个案子便被定为了意外落水。”
萧晏行说道:“在妓馆出意外的人并不少,况且扬州水系发达,很多妓馆为了附庸风雅,喜欢临湖而建,因而客人酒后失足落水也并非罕见之事。我虽是司法参军,但是这个案子当时乃是被仵作验查为酒后落水。”
刀疤脸也确实是死于酒后落水,所以仵作这般验查也并无错误。
因而此案被了结的极为轻易和迅速,就连萧晏行都未曾怀疑过一点。
如今看来,往往看似最为简单的案子,反而藏着天大的秘密。
“从现在开始,务必要盯着魏安,特别是流民之患就在眼前,我总觉得不会就此这般结束,”谢灵瑜有些忧心。
她手中并无兵权,倘若魏安真的有所异动,他作为刺史,在扬州城内无人能够抵挡他的野心。谢灵瑜所带来的王府侍卫,也只能护着她平安离开而已。
萧晏行轻声说:“殿下放心,如今你已派人将灾情消息送往长安,朝廷必然会派人前来。况且即便魏安真的有作上叛乱之心,他也只能号令扬州,其他州府未必会听他的。”
被萧晏行这般安慰之后,谢灵瑜心底稍安。
“好在我来之前,圣人曾赐我这个令牌,见此如圣人亲临,我可以强行以此调动兵马确保扬州的稳定,”谢灵瑜说道。
但是没想到,一切计划都不如变化来得快。
次日,扬州城外便传来了消息,有数万流民逃难至此,竟在城外要求入城。
魏安作为刺史自是不允,他还派出官兵守在城门口,胆敢闯城者严惩不贷。但是流民虽不能入城,但始终在城外逗留。
谢灵瑜派了武忧到城门口查看,她回来之后满脸不忍,说堪称人间惨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