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兰鹤并未在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来意,而是先同徐大夫话了几句家常,再让他来看诊。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徐大夫也不例外,他先是观薛兰鹤的面色,再听他的声音、呼吸和气味,又问他近来的状态,最后便是把脉。
  如此看来,便有了定论,于是乎,徐大夫说:“薛先生食欲差、目干涩,太过劳累。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是以哪怕工作再如何忙碌,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我这里给你开些汤剂调理一下。”
  年轻人大都有这个病灶,徐大夫也早就习以为常,开起方子来动作都行云流水。
  薛兰鹤在自家外甥“虎视眈眈”的目光下,也说不出个不必给他开药委婉拒绝的话。
  他这边看完后就该轮到元宁了,徐大夫照例按望闻问切来诊断他。
  “脾胃有些损伤,长期饥饿导致气血也两虚,好在挽救及时,没有伤到肝肾和骨骼发育。如今应该以健运脾胃为主,补气血为辅,莫要吃那些大补的食品,以免弄巧成拙。”
  “是药三分毒,孩子年幼,便不开药了。若是要养身体,还是得靠食补。”
  这些医嘱薛兰鹤早在给元宁体检时就知晓了,现在也记在心中,并且对徐大夫真诚地道了声谢。
  俩人都已经被徐大夫检查完了,薛兰鹤便进入正题——
  “徐大夫,若是单用中医的法子体检,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徐大夫兴许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了一下,倒是来了兴趣,跟他探讨起来。
  大盛朝人一听这就是为他们来问的,本来对医馆不怎么在意,这会子也都竖起了耳朵来听。
  因着中医没什么西医的设备,就要用很传统的法子来测试,细分的话有男子科、妇人科和小儿科。
  他又细细讲了其中的专项检查,倒是很到位。
  大夫们听着他的话,不由抚须长叹:“往常我们不怎么重视这些,需知病从浅中医,有无病症还是得早早就看了才行。”
  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体检法子看来还需要不少的大夫才行,毕竟大夫们有各自专擅的领域,有的是外科、有的是内科、也有妇科和儿科,各不相同。]
  [原来疾行和负重还能测试心肺和腰膝肾的强弱,往常还不曾发觉呢。]
  [如今早夭的小孩可不少,也不可松懈啊,就是太费钱费人了。]
  薛兰鹤为了让徐大夫说得起劲,也在不断抛出话题和悄然提醒,好让对方能够兴致勃勃地讲下去。
  元宁也在一旁捧哏,脆生生地说徐爷爷真厉害。
  恰好是在人家擅长的领域,他们这一对舅甥讲话又好听,可不就是给人灌了迷魂汤似的,让对方情不自禁便把那些学识都给掏出来了。
  说实在的,中医体检表制作起来也简单,重要的还是大夫用望闻问切仔细辨认,隔一段时期就检查一下病人有无毛病。
  此法也本不像后世那样细节,还有像模像样的设备,连骨头是何模样都能拍出来。
  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主要就是给他们提个醒儿,让许多人不要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薛兰鹤掏空了徐大夫之后,也觉着差不多了,就向对方提出告辞。
  体检表的知识已经给大盛朝的人提点完,这个在和平时期还是挺有用的,对一些劳心费神照拂百姓的人也极有用。
  许多聪明的诸侯王立马反应过来,清楚地知道这是薛兰鹤给他们送上门的好处——此法用来笼络人才简直再好不过了。
  他们立马吩咐手底下的大夫去照看一下幕僚及其家眷的身心健康,关爱照顾自己的臣子,乃是每个主公应有的职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