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同纸张一起推广的,还有如今奏折的书写格式。
  扶苏建议,去掉不必要的恭维与夸夸其谈,让奏折尽量简洁明了。
  为此,扶苏获得了嬴政第一个,毫不掩饰的赞赏眼神。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扶苏终于等到了父王对自己的认可,呜呜呜……
  那些跟随嬴政打天下的老臣们见此,虽有些不满长公子偏向儒家。
  可看长公子如今做事稳重,也觉得他长进不少。
  而以冯相为首的世家官员,则是看儒家淳于越为首的官员,眼睛不是你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没过多久,昌平君一行入咸阳。
  扶苏亲自前去迎接。
  章台宫中,嬴政与昌平君会面的第一时间,昌平君与儿子便恭敬立誓,绝不背叛大秦。
  嬴政直到听完誓言,才亲自将人扶起:“外舅,寡人虽信你,却不得不将你暂留咸阳。”(外舅指岳父)
  昌平君顺着嬴政的力道起身,虽人到中年,浑身的温和儒雅的之气,却与扶苏很是相似。
  不过昌平君能文能武,论彪悍,能甩扶苏八条街。
  第514章 大秦赢阴嫚4
  “君上,臣乃秦人。
  自小便生活在大秦,又怎会背叛这片土地?
  臣理解陛下的难处,愿意以后都留在咸阳。
  能在咸阳看着长公子将来成亲生子,臣很高兴。”
  嬴政心中有些愧疚,握着昌平君手腕的力气,也略微加重了一些,一切尽在不言中。
  昌平君懂嬴政的为难,也理解。
  他能管住自己不犯错,却无法时时管着儿子,不让他出门。
  那么留在咸阳,让嬴政对他们心有所愧,便是他们父子最好的出路。
  嬴政不是不信昌平君。
  他只是不敢用几十万将士的命,去赌昌平君的一念之差。
  昌平君或许现在没有反心,可谁都不能保证,他不会被楚国劝出反心。
  最好的办法便是,将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伐楚之战,嬴政到底还是听进去了阴嫚的建议。
  由李信带领20万兵士先行,王翦随后带兵悄悄跟随。
  前线战事,阴嫚并没有去特意了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