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 第7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举家娇惯长大的秦知宜,天资聪颖却惰懒爱娇,不喜拘束,恣意小性。生活骄奢不说,还格外挑剔。幸好秦氏一族在豫州家大业大,能纵着她挥霍几辈子也不伤根本。
  桑荷去买了几个榆钱窝头和小豆粥回来,秦知宜只掰了一块尝尝味,嫌弃粗糙就再也吃不下,余下的都赏了丫鬟们。谢氏笑话她是丝绸嗓子玉瓶胃,被秦知宜抱着胳膊撒娇,车里笑语阵阵。
  秦家此行入京,要在京中长住。
  谢氏的胞弟,秦知宜的舅父,因政绩斐然,于两年前调任回京,升任户部郎中,年纪轻轻仕途一片光明。随后他家书一封,惠及亲人。
  家中有人在天子脚下扎根,向上发展的路被打开,秦家顺势决定将珠宝商行开至京中,秦家三公子能跟着舅父读书考取功名,秦知宜也能在京中寻一门贵亲。
  并非秦家贪恋权贵,只是秦父秦母将秦知宜看得眼睛珠子似的,把豫州适龄公子看了个遍,也没看上一人配得上自家明珠。只能将眼光放到京中。
  不过话说回来,父母只盼婿郎品行高洁、雅正温润,秦知宜本人却另有追求。
  只有近看细品,才能发掘到他这一身衣料,费的功夫有多厉害。
  好比一道糕点,从外面看什么也没有,甚至普普通通。
  只是看着要比其它的糕点外形更完善。
  但其实那内里,层层内容丰富,十足讲究。
  秦知宜一天到晚都在琢磨这些事儿,光是那料子的织法,都和小柳氏探讨了不下三日。
  谢晏根本就不知道,他夫人说要给他准备夏衫,既不是在外面买,也不是拿现成的布匹量体裁衣。
  而是连他身上用的布料都是现织的。
  此等待遇,便是天皇贵胄,才堪享了。
  第55章
  内有忧,外有患。
  被人虎视眈眈,唯恐地位不保。秦知宜卯足了劲儿想大干一场。
  有这样一件事撑在心底,支撑着她的精气神,又因为养了一个多月身子,秦知宜最近这段时间看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与从前那个霜打的懒蛇一样的秦知宜,像是脱胎换骨了。
  所以不论她是想做什么,即使为着她这副生机勃勃的状态,谢晏也不会干涉她尝试管家。
  他清晨出门前,还嘱咐玉尧传话:“让你们少夫人多休息,多喝水、走动,切莫因为忙碌专心致志,忘了时候,劳累到了。”
  可秦知宜哪里会亏待自己?
  旁观的秦知宜听的心惊肉跳,虽然寥寥几句,但也足够她理清来龙去脉,这两人一个是跟了谢晏多年的暗卫,一人是太后那边的探子,大概是同时探查小皇子和遗诏的下落时产生了情愫,不过女探子先查到了消息打算回京禀报太后,结果被谢晏截下,严刑拷打出了小皇子的下落,而何堂知道若在谢晏手里,女子必死无疑,所以冒险前来相救,打算一起私奔,结果在这里被谢晏抓住了。
  其实处理叛徒不是大事,但其中透露的信息实在不是她一个商户女应该知道的。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当今皇上上位名不正言不顺,有传言说三年前宫变时先皇其实留下了遗诏,和当年刚刚出生的小皇子一起失踪了。但传说猜测是一回事,真相如此又是一回事,关键这信息岂不是说镇北侯对太后和皇上有反心?
  她,现在知道了镇北侯的谋逆之心!她还能活着离开这里吗?
  果然就听那谢晏轻笑一声,居高临下的看着女子道,“很抱歉,我只相信死人。”
  秦知宜:……
  这万恶的皇权社会,草菅人命!
  女子大概也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不过是赌谢晏对何堂的一份旧情罢了,如今行不通,哑着嗓子道,“何堂跟了你七年,忠心耿耿,也立下过汗马功劳,何况我查到小皇子下落的事情他并不知道。你放过他,我任你处置!”
  谢晏垂眸看着何堂,轻声道,“所以我亲自来送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